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編者按:
從人與人相連接,到萬物互聯,互聯網技術的演進正在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變革。有專家表示,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將成為支撐前沿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石,有力支撐起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5G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催生出更多新業態、新應用、新場景,最終惠及每一個網民。比如,IPv6具有很好的溯源性,有助于減少網絡謠言和黑客攻擊,對于提高我國的網絡安全水平有很大幫助。此外,使用IPv6之后,用戶可以對數據進行加密,從而保護個人數據安全。
IPv6是什么?如何解決下一代互聯網發展中的問題?它將給產業發展帶來哪些新機遇,又會給社會生活帶來哪些新圖景?《經濟參考報》記者對此進行了專題調研。
萬物互聯開啟智慧新圖景
“未來,人工智能從你出生那天就認識你,讀過你所有的電子郵件,聽過你所有電話錄音,知道你最愛的電影……”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一書中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人工智能可能比你自己更了解你。
人工智能、萬物互聯、大數據分析……基于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需要,互聯網體系結構的變革再次提上日程。當前全球正在加快布局下一代互聯網產業體系,構建高速率、廣普及、全覆蓋、智能化的新一代互聯網體系。下一代互聯網體系變革將帶來哪些新圖景?又有哪些新挑戰?
社會變革:
人工智能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屏幕中與你對話的可能是“機器人客服”,新聞稿件的作者可能是“機器人記者”,快遞包裹的分揀員可能是“智能分揀機器人”。這些場景對我們已經不再陌生,從信息傳播效率的提升,到生活方式更加便捷,生產成本更加低廉,基于互聯網深度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全方位改變社會生活,給人類生活帶來更多新圖景。
隨著“互聯網+”等政策的部署和落實,人工智能技術也開始從概念走向實踐,在產業經濟領域引發變革,不斷滲透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業內人士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形成全方位覆蓋各領域的智能化新需求,促進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的出現,對經濟結構變革產生重大影響。
“如同工業時代的蒸汽機,人工智能在數字化時代的作用正日益凸顯。第四次工業革命很有可能就會是人工智能。”360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譚平曾在中國互聯網大會上表示,第一次這樣的工業革命的典型代表就是蒸汽機的出現,第二次則是燈泡、電力的廣泛使用,第三次工業革命我們有了電腦、互聯網,第四次工業革命很有可能是人工智能。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近日在人文清華講壇演講時談到,隨著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物聯網、機器人等新技術的發展,我們的物理空間、生物空間和網絡空間正在深度融合,引領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它的技術發展和擴散的速度,它對人類社會影響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前三次工業革命遠遠不能相比的。”薛瀾說。
萬物互聯:
物聯網開啟智慧生活新圖景
百度推出自動駕駛計劃、阿里探索無人零售、騰訊聚焦人工智能……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今年召開的中國互聯網產業年會上談到,互聯網企業瞄準新技術和新場景紛紛做了重大的戰略調整,布局未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在新技術發展的推動下,我國明確了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戰略目標和時間表,著力推進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發展進入新時代。
無人駕駛、無人超市、無現金社會……得益于物聯網技術、人臉識別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老百姓的“錢袋子”也變了樣。不用自己開車,無需雇傭司機,汽車本身也是“駕駛員”。這個曾經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如今已經變成現實。
“新科技發明讓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開啟了更加智慧的生活方式。”鄔賀銓談到,手機購物、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等正是在“窄帶”物聯網標準出來以后,滲透到消費領域的具體應用,引領著智能社會的到來。
業內專家表示,如果說互聯網讓人與人的溝通不再受時空限制,那么物聯網則讓物物相連成為現實,從人與人,到人與物,再到物與物,萬物互聯時代正在來臨。
安全之盾:
IPv6為網絡安全保駕護航
“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社會產生的各種影響,包括對就業、倫理、治理方面的影響,其他國家感受到了,我們也同樣感受到了。”薛瀾談到,“著眼創新的同時,還要考慮創新可能帶來的風險和不利影響。”
“線上”網絡和“線下”生活正在深度融合,虛擬網絡世界和現實社會生活相互交織。人們在互聯網上變成了“透明人”,個人的一舉一動都被互聯網“記錄在案”,導致人們在網絡空間越來越缺乏安全感。——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田麗談到,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問題在互聯網時代更加凸顯,大數據收集和人工智能分析的泛濫,給個人信息保護帶來不小的挑戰。
新機遇伴隨新挑戰,當前我國正在加快布局下一代互聯網,如何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同時,解決當前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更好地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發展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IPv6下一代互聯網為網絡安全問題提供了新平臺及新思路。”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主任劉東談到,通過規范IPv6地址分配,能夠給網絡安全提供支持。如果對IP地址規劃和管理得當,就可以更加高效地實現網絡流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同時也有利于降低安全管理的成本。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介紹,IPv6也具有很好的溯源性,能夠找到信息發布的源頭,這就有助于減少網絡謠言和黑客攻擊,對于提高我國網絡安全水平有很大幫助。此外,使用IPv6之后,用戶可以對數據進行加密,從而保護個人數據安全。“一旦對數據加密,互聯網用戶就更加安全了。”
互聯網的安全性一直是政府和公眾高度關注的話題。“掌握核心技術是解決網絡安全問題的重要方式,我國要在下一代互聯網布局中爭奪主動權,必須要加強基礎理論研究,解決核心技術問題。”吳建平表示,建好下一代互聯網信息“高速公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抓住互聯網體系結構這個核心技術,才能讓行駛在互聯網“高速公路”上的人行穩致遠。
IPv6規模部署 全球爭搶IP資源
加快布局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成為網絡強國建設中的重要一步。
“到2018年末,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2億,在互聯網用戶中的占比不低于20%”在中辦、國辦于2017年底印發的《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中,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目標明確,今年也成為行動計劃的開局之年。
下一代互聯網有何不同?當前IPv6發展狀況如何?加快推進IPv6有何現實意義?
“如果IPv4是一顆雞蛋
那么IPv6就是整個地球”
“在偌大的互聯網體系中,有了標準格式才能知道信息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就是IP協議。”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吳建平告訴記者,體系結構作為互聯網的核心技術之一,對互聯網行業和社會生活影響深遠。當前普遍使用的是IPv4協議,而下一代互聯網則是以IPv6為基礎的互聯網發展階段。
IPv6協議是IP協議的一個版本,全稱“ ”,即互聯網協議第六版,是網際協議標準的制定者IETF設計的用來代替現行版本IPv4的下一代互聯網核心協議。當前我國仍處于IPv4協議與IPv6協議并行階段,下一代互聯網時代,IPv6協議將逐漸取代IPv4協議。
“然而,因為互聯網的發展速度太快,目前網絡IP地址的數量顯得不夠用了,這些資源也將分配殆盡。”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主任劉東表示,特別是人工智能、物聯網、5G技術、量子通訊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對IP地址的需求量將呈現爆炸式增長。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將地址空間擴大到2的128次方,被形容為“讓地球上每粒沙子都有一個IP地址”。
實現互聯網向IPv6演進升級,則是我國網絡強國建設的基礎工程。
“如果IPv4是一顆雞蛋,那么IPv6就是整個地球。”吳建平談到,與IPv4相比,IPv6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數量巨大。從數字上來看,IPv4能為全球提供約43億IP地址,IPv6理論上可提供2的128次方個IP地址。“幾乎可以連接世界上所有東西。甚至可以給動物分配IP地址了。”吳建平說。
7億多網民共享3億IP地址
IP資源愈加緊缺
IP協議是一種有限資源,隨著萬物互聯時代加速到來,IP資源緊缺的現象愈發突出。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公布的《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表明,截至2017年6月,全球網民總數達到38.9億,普及率為51.7%。這就意味著,如果每個網民有一臺入網設備,目前IPv4協議分配的43億IP地址很快就會不夠用。
而現實情況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個人便攜PC、智能手機以及其它移動電子設備快速普及,人手多臺入網設備成為常態,未來也將出現越來越多的物聯網應用,甚至電視、冰箱、空調、牙刷都開始入網,這對IP地址的需求量將會幾何級增加。“未來的物聯網時代,甚至像燈泡這樣微小的家居設備都要配備IP地址。這樣40多億個地址是遠遠不夠的。”吳建平說。
根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到7.51億,而IPv4地址數量僅有3.38億。相當于平均每兩個人共用一個IP地址。而在美國,平均一個人擁有5個IP地址。而我國在過去并沒有獲得大量的IPv4地址,面對迅速增長的入網設備和網民數量,爭取更多的IP資源成為迫切需求。
“IPv6可以在解決IPv4地址短缺的同時,還有可能解決多種設備連接互聯網的障礙,為萬物互聯奠定網絡基礎。”劉東表示,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擁有海量地址,將成為支撐前沿技術及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石。在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時期,下一代互聯網規模部署將成為我國由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迫切要求。
發展IPv6成為全球公認的下一代互聯網解決方案,全球你追我趕普及IPv6的競爭態勢正在形成。
“互聯網體系結構在互聯網技術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推進IPv6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吳建平認為,如果不加快向IPv6升級,就會成為制約互聯網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
全球爭搶IP資源
全面部署IPv6正當其時
當前,IPv6部署在國際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主要發達國家IPv6部署率大幅提高。面對全球搶占IPv6資源的態勢,我國將全面推進部署IPv6作為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重要任務。
“實現IPv6大規模商業應用、IPv6用戶規模世界前列、形成全球領先產業技術體系……”《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明確了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并為之制定了具體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為下一代互聯網規模部署和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業內專家評價,這項行動計劃對我國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網絡安全提升、應用水平提高等方面影響顯著,將成為推進下一代互聯網部署的行動指南,對經濟社會發展乃至國家安全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IP資源全球分配,發展IPv6就要關注全球下一代互聯網的研究、實驗、技術、產業應用情況,做到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我們不僅不能關起門來搞建設,還要向世界貢獻中國力量。
微觀察|PostgresSQL 17 發布;存儲廠商正從傳統產品供應商轉型為平臺服務商;重磅政策引爆A股
每周大數據行業信息速遞
本周點評
01
技術產品發布微觀察
02
新增支持邏輯復制大版本升級:改進邏輯復制的升級流程,用戶現無需刪除邏輯復制槽(Logical slots);新增邏輯復制的故障轉移控制,增強高可用性環境下的故障轉移控制;并引入了命令行工具 用于邏輯副本的轉換。
安全與管理功能更新:
cluster 架構
版本5 發布,它常用于審查 查詢計劃。本次更新包含錯誤修復和特性更新,亮點有:
(src: version 5)
AI & ML
新增支持 Meta Llama3.2。Llama 3.2系列包括專為超低延遲用例設計的小型模型和支持視覺理解的多模式模型,所有模型均支持128k的上下文長度,提升了RAG和代理應用的性能:
新增支持 Amazon EC2 G6 實例(NVIDIA L4 Tensor Core GPU 驅動)。相較于運行在 NVIDIA T4 GPU 上的 G4dn 實例,G6 實例在深度學習推理和圖形處理方面可提升 2 倍性能。同時,G6 實例的計算能力是 G5 實例的兩倍,但所需的內存帶寬僅為后者的一半。EC2 G6 的核心價值有:
內核 V3.2.2:
應用落地微觀察
03
成本優化和經濟價值
云轉型
面臨挑戰:金融機構的信創落地面臨技術適配、安全保障和成本控制等挑戰,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src:三年倒計時,金融信創加速|銀行數據庫和核心系統替換到什么程度了?)
宏觀消息
04
行業消息
05
首屆中國數字人大會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將加快建立數字人標準體系,推動數字人在各領域的應用。數字人是通過多種數字智能技術創建,具備外觀、語言、動作和思維功能等特征的虛擬智能體,涉及圖形學、語音合成和深度學習等技術。目前中國擁有114.4萬家相關企業,預計到2025年數字人核心市場規模將超過400億元,帶動產業市場規模超過6000億元。(src: 我國將建立健全數字人標準體系相關企業達114.4萬家)
產業上下游企業消息
06
報告指出:
2023
2024
二級市場動態
07
美股個股:美光(MU)的季度業績超出預期并發布強勁指引后,半導體股也再度走強。該股上漲至兩個月高點,帶動PHLX半導體指數上漲(本周上漲4.3%)。
美國國債:美國較長期國債小幅下跌,而兩年期美國國債則因降息預期升溫而小幅上漲。截至本周結束,聯邦基金期貨市場顯示,11月再次降息50個基點的隱含可能性為54.8%,高于一周前的50.4%。
初創微觀察
08
開源微觀察
09
開源數據庫 MariaDB 被 K1 收購AI大模型開發系統-AI的混合精度訓練再度升級,支持BF16(O2)(主流精度訓練方案) + FP8(O1)的新一代混合精度訓練方案。僅需一行代碼,即可使主流LLM模型能夠獲得平均30%的加速效果,降低相應大模型開發成本,并保證訓練收斂性。
項目背后的公司HPC-AI :
學術微觀察
10
The of the SLM
The of the SLM
The usage of each open-source pre- dataset from 2022 to 2024
Memory
文章通過實驗分析了SLM在常識推理、問題解決和數學任務中的表現,發現SLMs在2022至2024年間各項任務的表現都有顯著提高。微軟的Phi系列模型表現優異,尤其在常識推理和問題解決任務上與LLaMA-3.1模型不相上下。
SLM over time
Latency and memory
的性能表現
11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