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Phone上的自帶瀏覽器是一個超級良心的瀏覽器,沒有廣告,操作方便。但是如何把Windows電腦瀏覽器(例如360極速瀏覽器,搜狗高速瀏覽器)上面的收藏夾書簽導入到iPhone和iPad上呢?現在咱們一起來操作。(以360極速瀏覽器為例)
打開360極速瀏覽器,點擊右上角三條橫線處 — 工具 — 管理收藏夾
點擊右上角導入/導出 — 選擇導出收藏夾 — 選擇保存位置(桌面) — 保存
找到剛才導出的收藏夾文件(html文件,桌面上),把文件名稱html改為htm(也就是在最后面刪掉一個l),然后確定。
找到剛才導出的收藏夾文件(htm文件,桌面上),右擊 — 打開方式 — 記事本,打開文件后,選中下圖中含有“收藏夾”的一行,刪除,然后保存文件。
這時候,iPhone上的Safari瀏覽器是一片空白
用數據線連接iPhone和電腦,打開iTools(自己百度下載安裝),點開信息 — 書簽 — 導入 — 導入HTML書簽文件 — 選擇剛才保存的htm文件(桌面上) — 打開。
這時候iTools上多了一個文件夾Bookmarks(說明導入成功),刷新一下,這時候iPhone上的書簽處多了一個文件夾Bookmarks(也就是咱們剛剛從電腦上導入到iPhone上的收藏夾)
如下圖所示操作,點擊Bookmark — 編輯 — 把標題改為BookmarkBar — 保存。
刷新一下,此時打開iPhone上的Safari,收藏夾出現在首頁,大功告成。
戶上網找新聞、看直播、打網頁游戲等都要使用瀏覽器,可以說瀏覽器是互聯網時代的入口,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國產瀏覽器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國產瀏覽器中誰的基本功最扎實、誰的功能設計最貼心呢?不比不知道,下面我們將從多個角度全方面剖析國產瀏覽器!
參測產品
360安全瀏覽器
版本:10.0.1383
360安全瀏覽器是一款“IE內核+Chromium內核”的雙核瀏覽器,擁有全國最大的惡意網址庫,可自動攔截掛馬、欺詐、網銀仿冒等惡意網站。
QQ瀏覽器
版本:10.2.1
QQ瀏覽器前身是騰訊TT瀏覽器,采用“IE內核+Chromium內核”雙核設計,支持QQ快捷登錄,曾榮獲DoNews牛耳獎最佳研發團隊。
百度瀏覽器
版本:8.7.5000.4982
百度瀏覽器是一款“IE內核+Chromium內核”雙核瀏覽器,整合了游戲、影視、音樂等熱門應用,另外配置了百度云加速技術,下載百度云資源有提升效果。
搜狗高速瀏覽器
版本:8.5.082
搜狗高速瀏覽器是一款“IE內核+Chromium內核”雙核瀏覽器,其首創的“網頁關注”功能可以將網站內容以訂閱的方式提供給用戶瀏覽。
傲游瀏覽器
版本:5.02
傲游瀏覽器是最早的雙核瀏覽器,采用“IE內核+Webkit內核”設計,也是全球首家覆蓋微軟、谷歌、蘋果三大平臺體系的瀏覽器廠商。
紅芯企業瀏覽器
版本:3.0.54
紅芯企業瀏覽器基于Chromium內核,其主攻的是企業用戶,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用戶認證、安全管控、入口統一和保護數據。
測試環境
CPU:Intel 酷睿i3 4160 3.6GHz
內存:4GB
顯卡:NVIDIA GeForce GT 630
硬盤:1TB
寬帶:100Mbps
操作系統:Windows 10專業版(64位)
備注:為了貼近真實使用環境,在測試電腦中安裝了QQ、Office等必備軟件,關閉了Windows 10自帶的殺毒軟件。
測試方案
瀏覽器橫測分為兩個部分,先進行被動的專業性測試,也就是訪問專業評測網站,網站自動給出瀏覽器的得分或者測試結果,這部分是數據評測;之后再進行主動評測,也就是體驗瀏覽器的易用性。
專業性測試部分分為CSS支持測試、JavaScript性能測試、Acid3測試、圖形加速測試和HTML5兼容性測試這五項,沒有加入測試瀏覽器打開速度的單頁加載速度測試,為何不加入呢?主要是因為干擾因素很多,在工作或生活中不大可能只運行一個程序,如果有QQ、下載軟件、音樂軟件等在運行就會形成較大的干擾,會出現同一臺電腦不同時刻測試的數值不同的情況,再加上現在的網速一般很快,多數網頁是不到1秒就打開了,不同瀏覽器的打開速度快慢主觀是體驗不大的——不光網速很快,現在電腦的硬件也不錯了,10年前進行瀏覽器橫測需要進行CPU和內存的資源占用情況測試,如今已經毫無必要了,這兩項我們也不再進行測試。
主動評測部分,體驗頁面設計是否清爽、有無廣告、有無默認首頁、是否推新聞、是否有人性化設計、插件是否豐富、有無特色功能等。我們認為,一款優秀的瀏覽器應該有自己的獨門絕技才可以從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
測試項目1:CSS支持
測試項目2:JavaScript性能
測試項目3:Acid3兼容性
測試項目4:圖形加速
測試項目5:HTML5兼容性
測試項目6:人性化體驗
測試項目7:實用性體驗
CSS支持:全部合格
測試方案:CSS的英文全稱是Cascading Style Sheets,中文意思是層疊樣式表,用來展示網頁的顯示樣式和效果,例如網頁采用何種布局、文字采用何字體和顏色、背景選用何種圖片和顏色、展示何種網頁特效等,因此瀏覽器對CSS的支持程度決定了能正確顯示的網頁種類。本輪測試我們使用的是專業測試網站CSS3 Selectors Test,網址http://www.css3.info/selectors-test,它總共有574項測試,主要涉及盒子模型、列表模塊、超鏈接方式、語言模塊、背景和邊框、文字特效、多欄布局等項目,通過項目越多瀏覽器支持CSS的性能就越好。
結果分析:6款參測瀏覽器全部通過574項測試都是合格的,CSS標準升級到CSS 3各大瀏覽器也隨之進行了更新,可見有足夠的重視,基本功都很扎實。在測試中我們發現通過的速度不一樣,QQ瀏覽器的響應時間最短,應該跟其使用的是最新版Chrome 63的內核以及自己進行了相關的優化有關。
JavaScript性能:QQ瀏覽器稍勝一籌
測試方案:JavaScript是一種計算機腳本語言,是瀏覽器的重要組成部分(JavaScript引擎),也是網頁的重要元素,經常用來為網頁增加動態功能,因此一款優秀的瀏覽器必須較好地支持JavaScript,如此一來用戶才可以得到更流暢的網頁瀏覽效果。本輪測試我們使用的是專業測試網站SunSpider JavaScript Benchmark(1.1版),網址是
https://webkit.org/perf/sunspider/sunspider.html,它設計了大量JavaScript實際生活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如果瀏覽器可以解決的JavaScript問題越多,得分就會越低,瀏覽器就越優異。
結果分析:這項測試如果使用3年前的瀏覽器版本,所有瀏覽器的分值都要超過200(分值集中在250~300),如今6款參測瀏覽器的分值都在200以下,可謂進步不小。本輪測試,QQ瀏覽器排名第一,傲游瀏覽器和360安全瀏覽器分列第二第三,紅芯企業瀏覽器居然不是末位倒是令人有點意外。
Acid3兼容性:全部合格
測試方案:Acid3是一個測試網頁兼容性的標準,它測試焦點集中在ECMAScript、DOM Level 3、Media Queries等,是目前Web基準測試中最嚴格的。本輪測試我們使用的是專業測試網站Acid3,網址是http://acid3.acidtests.org,測試總分為100分,如果未通過測試左上角有紅色字顯示,得分越高瀏覽器的兼容性就越好。
結果分析:測試中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僅有百度瀏覽器、紅芯企業瀏覽器獲得100分完美通關瀏覽器兼容性測試,而搜狗高速瀏覽器得分99,360安全瀏覽器、傲游瀏覽器和QQ瀏覽器得分都是97,難道后四款瀏覽器的兼容性真的這么差?開啟四款瀏覽器的兼容模式(也就是啟用IE內核)后,全部順利通關兼容性測試。按道理雙核瀏覽器會智能切換內核,不過碰到專業測試網站Acid3出現了意外,我們從網上下載了10年前的建站程序Discuz特制了10個過時網頁逐一測試搜狗高速瀏覽器、360安全瀏覽器、傲游瀏覽器和QQ瀏覽器,瀏覽器都順利展示了網頁,兼容模式都順利切換了,也就是說在實際生活中應該不受影響。
圖形加速:360、QQ相對更優異
測試方案:玩網頁游戲或者社交平臺上的小游戲,看網頁中的視頻或直播對圖形加載都有較高的要求,很是考驗瀏覽器處理頁面圖形的能力,如果瀏覽器圖形加速不給力用戶就會有卡的感覺。本輪測試我們使用的是專業測試網站FishIETank,網址是https://testdrive-archive.azurewebsites.net/performance/fishie
tank,統一設置為1000條彩色魚在頁面亂竄,等10秒數據穩定后觀察幀數,幀數越高說明瀏覽器的圖形加速越快性能越好。
結果分析:6款參測瀏覽器的幀數全部達到60幀,全部通過圖形加速測試。如果使用3年前的瀏覽器版本,沒有一款瀏覽器的幀數可以超過40幀,有的瀏覽器甚至會出現極端卡頓的情況,如今這些狀況都沒有了——雖然幀數值是一樣的,但從0~60的過程速度卻不一樣,明顯360安全瀏覽器和QQ瀏覽器響應速度更快一些,這是因為360安全瀏覽器和QQ瀏覽器使用的都是Chrome 63版的內核,傲游瀏覽器使用的是Chrome 61版的內核,搜狗高速瀏覽器使用的是Chrome 58版的內核,紅芯企業瀏覽器使用的是Chrome 49版的內核,百度瀏覽器使用的是Chrome 47版的內核,如此一來也解釋了百度瀏覽器和紅芯企業瀏覽器在Acid3兼容性上表現優異的原因是因為使用的是低版本的Chrome 內核。
HTML5兼容性:360安全瀏覽器稍勝一籌
測試方案:HTML5是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的第五次重大修改,是下一代網頁技術的標準,越來越多網站拋棄傳統的Flash技術轉而使用HTML5,因此瀏覽器較好地支持HTML5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本輪測試我們使用的是專業測試網站Html5test,網址是Html5test.com,訪問該網站等待數秒鐘就可以得到一個分數,總分是555,得分越高說明瀏覽器支持的HTML5項目越多表現越優異。
結果分析:6款參測瀏覽器得分最高的是520分的360安全瀏覽器,其次是518分的傲游瀏覽器、517分的QQ瀏覽器和516分的搜狗高速瀏覽器,516~518分值相差太小,因此我們可以說本輪測試360安全瀏覽器稍勝一籌,傲游瀏覽器、QQ瀏覽器和搜狗高速瀏覽器緊隨其后,而百度瀏覽器和紅芯企業瀏覽器跟上述四款瀏覽器相差較大,還需進一步優化對HTML5的兼容性。
人性化體驗:都有改進空間
測試方案:一款人性化好的瀏覽器應該具備如下特征:頁面清爽沒有亂七八糟的推廣內容或者廣告、有強力的廣告過濾功能、收藏方便且可以云同步、支持斷點續傳等。本輪測試,我們認為人性化特征越多瀏覽器就越優異。
結果分析:6款參測瀏覽器在人性化設計上跟國外瀏覽器比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對喜歡簡潔風的用戶來說很不適應,當然如果就喜歡內容豐富那就另當別論了。
360瀏覽器在安裝時可以選擇自定義安裝,就可以取消默認設置的首頁360導航,打開一個新標簽自動展示的是360搜索頁面,可以直接搜索相關內容,會彈出購物廣告和熱點資訊,熱點資訊會針對用戶所在城市進行有針對性的智能推薦,如果不喜歡這些怎么辦?好在360瀏覽器允許用戶進入瀏覽器設置頁面,取消“今日優選”“今日直播”“360熱點資訊”“快資訊”“狀態欄消息”等,如果再取消側邊欄、狀態欄、插件欄和顯示頭像登錄框整個頁面就清爽了。
QQ瀏覽器的默認首頁是2345導航,打開一個新標簽自動展示的是搜狗搜索,且會在收藏夾中自動添加騰訊系的網頁標簽,便于用戶今后快捷訪問騰訊系網站,雖然這也算是推廣廣告,但嚴格來說絕大多數網民在生活中離不開騰訊系網站,實用性相對較高;點擊“設置”,點擊“廣告過濾”,點擊“立即安裝”,就可以安裝強力廣告過濾插件Adblock Plus,點擊側邊欄的微信圖標安裝微信程序,今后就可以在瀏覽器中愉悅地跟微信好友聊天了,這兩個步驟是一定要做的;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設置頁面取消側邊欄等讓界面更清爽。
百度瀏覽器的極光色皮膚是真的炫;默認首頁是hao123導航,打開一個新標簽自動展示的百度搜索,在收藏夾中自動添加購物、視頻等網頁;廣告過濾不需要安裝插件,是標配功能,不過默認是“輕度攔截”需要手動調整為“強力攔截”。
搜狗高速瀏覽器的默認首頁是搜狗網址導航,打開一個新標簽自動展示的是搜狗搜索,也會在收藏夾中自動添加網頁,不過添加的網頁多了一個種類,那就是網絡小說;標配了廣告過濾功能,也可以安裝第三方廣告過濾效果更好的插件。
傲游瀏覽器有點特殊,安裝后第一時間呈現的是賬號注冊頁面,需要用手機號碼注冊,如果不想注冊就要在頁面底部點擊“跳過登錄”就可以正常使用了,這個設計太僵硬不會討用戶喜歡的;默認首頁是傲游今日,這是一個集合“百度搜索+網址導航+廣告推廣”的綜合頁面。
紅芯企業瀏覽器基本上沿用Chrome的布局,只不過在頂部多了一個名稱欄,顧名思義就是一直顯示“紅芯企業瀏覽器”這個名稱,是6款瀏覽器中唯一一個凸顯名稱的瀏覽器,其實這個設計毫無必要;斷點續傳不是自動支持的,可以手動操作,要定位到“恢復下載功能”,點擊“啟用”,再點擊“立即重新啟動”,沿用的是Chrome的設定。
總的來說,國產瀏覽器比較看重流量導入,在人性化方面都有改進的空間。
實用性體驗:各有側重點
測試方案:一款實用性好的瀏覽器應該具備如下特征:智能攔截釣魚網站阻止用戶掉入詐騙陷阱,即時掃描下載文件一旦發現病毒即可報警提示,支持屏幕截圖,支持無痕瀏覽、搜索關鍵詞歷史訪問記錄……本輪測試,我們認為實用性特征越多瀏覽器就越優異。
結果分析:6款參測瀏覽器都自帶有完美防假死功能,一個頁面崩潰不會導致瀏覽器崩潰,另外6款參測瀏覽器也都支持無痕瀏覽,也就是不留下上網記錄、不記錄個人搜索信息、不保存賬號和密碼、禁止網頁的廣告程序記錄用戶的使用習慣等,不過設置操作不一樣,360安全瀏覽器和QQ瀏覽器相對操作更簡便一些。
在安全防護方面,6款參測瀏覽器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僅360安全瀏覽器和QQ瀏覽器可以提供全方面立體防護,360安全瀏覽器可以配合360安全衛士將防護等級和范圍做到最大,QQ瀏覽器可以配合騰訊電腦管家將防護等級和范圍做到最大,而剩下的4款瀏覽器只能單打獨斗。如果不考慮安全軟件,單論瀏覽器的安全防護,360安全瀏覽器和QQ瀏覽器也是占優的,因為這兩款瀏覽器具有多層防護能力——在URL層,可以依靠龐大的惡意網址庫快速準確攔截掛馬網站、釣魚網站、欺詐網站等,且這個操作是有遠程服務器承擔,不會給用戶電腦帶來任何負擔,由于360和騰訊的用戶數量龐大,搜集惡意網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因此擁有強者恒強的優勢;如果惡意網站突破了URL層,那么第二道防線就是惡意腳本攔截層,瀏覽器就會嘗試攔截網頁中的惡意腳本,阻止惡意腳本進入用戶的電腦下載盜號病毒、勒索病毒和挖礦病毒等;如果黑客使用了最新的漏洞或者免殺技術就有可能突破第二道防線,那么在下載時瀏覽器自動識別下載源是不是來自木馬服務器、惡意服務器,如果地址吻合就阻止下載。例如仿冒騰訊QQ郵箱www.rhsox.cn/menber/ceshi01,在截稿時就QQ瀏覽器和360安全瀏覽器可以攔截。
在屏幕截圖和插件方面,除了紅芯企業瀏覽器其余瀏覽器的表現都不錯,截圖很智能可以實現按截圖時間自動保存,也可以將網頁保存為圖片——傲游瀏覽器截圖功能不在一級頁面,而是在二級頁面,需要點擊“自定義快捷工具欄”,選擇“截圖”,另外插件入口也不一樣,點擊左下角的“設置”,選擇“獲得更多應用”才可以看到豐富的插件。紅芯企業瀏覽器沒有截圖功能,插件入口也沒有,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就算保留了入口也無法直接訪問Chrome應用商店。
在特色功能方面,就各有所長了。
360安全瀏覽器細分的安全防護項目較多考慮很周到,嵌入互聯網理財平臺,方便用戶購買到可靠的互聯網理財產品;
QQ瀏覽器可以用QQ賬號登錄,享受騰訊系產品的一切便利和好處,例如騰訊翻譯君功能,劃詞翻譯、手動輸入翻譯、網頁自動識別并全文翻譯、文檔翻譯等都可以做到快速準確;
百度瀏覽器的積分兌換功能很實用,每天登錄瀏覽器獲得積分,攢到一定數量后就去百度瀏覽器積分商城中,兌換愛奇藝黃金會員、百度文庫VIP、百度云盤VIP、電影抵用券、京東全場滿減券等好東西,另外百度瀏覽器可以對迅雷、快車、旋風的專用鏈進行自動轉換,獲取真實鏈接一鍵搞定下載;
傲游瀏覽器的資源嗅探功能很不錯,可以快速找出頁面中全部圖片、內嵌視頻音頻文件并一鍵下載,另外傲游筆記功能也不錯,可以同步各種數據,新標簽頁設計得動感且符合Chrome的使用習慣;
搜狗高速瀏覽器的片頭雷達很不錯,美劇和動漫正片開始的位置通常是不固定的,而等待片頭結束又浪費很多時間,片頭雷達功能利用大數據查找片頭,無論是國產劇、美劇、英劇還是動漫,都能為用戶準確找到片頭位置,跳過片頭節省時間,另外打假助手功能也做得不錯,智能提取網友購物真實評價,通過大數據展現商品歷史價格;
紅芯企業瀏覽器支持國密算法加密傳輸以及在企業端的內容監控。
總結
經過7輪測試,可以看出瀏覽器們的基本功很扎實、性能提升非常明顯,可見每一次升級都花了大心思的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
QQ瀏覽器在5輪基準測試中表現最好,在實用性測試中也是數一數二,值得優先考慮;
360安全瀏覽器在HTML5的測試中表現突出,在安全防護方面也有獨到之處,也值得重點考慮;
如果你想獲得百度積分,那安裝百度瀏覽器是一個捷徑;
如果你經常追劇,希望視頻自動跳過片頭,考慮搜狗高速瀏覽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紅芯企業瀏覽器如其名那樣,不適合普通用戶,適合企業用戶使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關注電腦報新媒體矩陣更多精彩
<!DOCTYPE>聲明位于位于HTML文檔中的第一行,處于 <html>標簽之前。告知瀏覽器的解析器,用什么文檔標準解析這個文檔。DOCTYPE不存在或格式不正確會導致文檔以兼容模式呈現。
標準模式的排版 和JS運作模式都是以該瀏覽器支持的最高標準運行。在兼容模式中,頁面以寬松的向后兼容的方式顯示,模擬老式瀏覽器的行為以防止站點無法工作。
HTML5 不基于 SGML,因此不需要對DTD進行引用,但是需要doctype來規范瀏覽器的行為(讓瀏覽器按照它們應該的方式來運行);
而HTML4.01基于SGML,所以需要對DTD進行引用,才能告知瀏覽器文檔所使用的文檔類型。**
首先:CSS規范規定,每個元素都有display屬性,確定該元素的類型,每個元素都有默認的display值,如div的display默認值為“block”,則為“塊級”元素;span默認display屬性值為“inline”,是“行內”元素。
(1)行內元素有:a b span img input select strong(強調的語氣)
(2)塊級元素有:div ul ol li dl dt dd h1 h2 h3 h4…p
(3)常見的空元素:
<img><input><link><meta>
鮮為人知的是:
<area><base><col><command><embed><keygen><param><source><track><wbr>
4.頁面導入樣式時,使用link和@import有什么區別?
link屬于XHTML標簽,除了加載CSS外,還能用于定義RSS, 定義rel連接屬性等作用;而@import是CSS提供的,只能用于加載CSS;
頁面被加載的時,link會同時被加載,而@import引用的CSS會等到頁面被加載完再加載;
import是CSS2.1 提出的,只在IE5以上才能被識別,而link是XHTML標簽,無兼容問題;
主要分成兩部分:渲染引擎(layout engineer或Rendering Engine)和JS引擎。
渲染引擎:負責取得網頁的內容(HTML、XML、圖像等等)、整理訊息(例如加入CSS等),以及計算網頁的顯示方式,然后會輸出至顯示器或打印機。瀏覽器的內核的不同對于網頁的語法解釋會有不同,所以渲染的效果也不相同。所有網頁瀏覽器、電子郵件客戶端以及其它需要編輯、顯示網絡內容的應用程序都需要內核。
JS引擎則:解析和執行javascript來實現網頁的動態效果。
最開始渲染引擎和JS引擎并沒有區分的很明確,后來JS引擎越來越獨立,內核就傾向于只指渲染引擎。
Trident內核:IE,MaxThon,TT,The World,360,搜狗瀏覽器等。[又稱MSHTML]
Gecko內核:Netscape6及以上版本,FF,MozillaSuite/SeaMonkey等
Presto內核:Opera7及以上。 [Opera內核原為:Presto,現為:Blink;]
Webkit內核:Safari,Chrome等。 [ Chrome的:Blink(WebKit的分支)]
移除的元素:
純表現的元素:basefont,big,center,font, s,strike,tt,u;
對可用性產生負面影響的元素:frame,frameset,noframes;
用正確的標簽做正確的事情。
html語義化讓頁面的內容結構化,結構更清晰,便于對瀏覽器、搜索引擎解析;
即使在沒有樣式CSS情況下也以一種文檔格式顯示,并且是容易閱讀的;
搜索引擎的爬蟲也依賴于HTML標記來確定上下文和各個關鍵字的權重,利于SEO;
使閱讀源代碼的人對網站更容易將網站分塊,便于閱讀維護理解。
在用戶沒有連網時,可以正常訪問站點或應用,在用戶與網絡連接時更新用戶機器上的緩存文件。
原理:HTML5的離線存儲是基于一個新建的.appcache文件的緩存機制(不是存儲技術),通過這個文件上的解析清單離線存儲資源,這些資源就會像cookie一樣被存儲了下來。之后當網絡在處于離線狀態下時,瀏覽器會通過被離線存儲的數據進行頁面展示。
如何使用:
頁面頭部像下面一樣加入一個manifest的屬性;
在cache.manifest文件的編寫離線存儲的資源;
CACHE MANIFEST
#v0.11
CACHE:
js/app.js
css/style.css
NETWORK:
resourse/logo.png
FALLBACK:
/ /offline.html
在離線狀態時,操作window.applicationCache進行需求實現。
在線的情況下,瀏覽器發現html頭部有manifest屬性,它會請求manifest文件,如果是第一次訪問app,那么瀏覽器就會根據manifest文件的內容下載相應的資源并且進行離線存儲。如果已經訪問過app并且資源已經離線存儲了,那么瀏覽器就會使用離線的資源加載頁面,然后瀏覽器會對比新的manifest文件與舊的manifest文件,如果文件沒有發生改變,就不做任何操作,如果文件改變了,那么就會重新下載文件中的資源并進行離線存儲。
離線的情況下,瀏覽器就直接使用離線存儲的資源。
iframe會阻塞主頁面的Onload事件;
搜索引擎的檢索程序無法解讀這種頁面,不利于SEO;
iframe和主頁面共享連接池,而瀏覽器對相同域的連接有限制,所以會影響頁面的并行加載。
使用iframe之前需要考慮這兩個缺點。如果需要使用iframe,最好是通過javascript
動態給iframe添加src屬性值,這樣可以繞開以上兩個問題。
label標簽來定義表單控制間的關系,當用戶選擇該標簽時,瀏覽器會自動將焦點轉到和標簽相關的表單控件上。
<label for="Name">Number:</label>
<input type=“text“name="Name" id="Name"/>
<label>Date:<input type="text" name="B"/></label>
WebSocket、也可以調用localstorge、cookies等本地存儲方式,還可以使用頁面的路有參數傳遞
localstorge另一個瀏覽上下文里被添加、修改或刪除時,它都會觸發一個事件,
我們通過監聽事件,控制它的值來進行頁面信息通信;
14.如何在頁面上實現一個圓形的可點擊區域?
map+area或者svg
border-radius
純js實現 需要求一個點在不在圓上簡單算法、獲取鼠標坐標等等
title屬性沒有明確意義只表示是個標題,H1則表示層次明確的標題,對頁面信息的抓取也有很大的影響;
strong是標明重點內容,有語氣加強的含義,使用閱讀設備閱讀網絡時:會重讀,而是展示強調內容。
i內容展示為斜體,em表示強調的文本;
h5新增的屬性
可以通過ele.dataset獲取到標簽上的data-x的屬性
返回一個對象
解決:解決方案是做成PNG8.
解決:方案是加一個全局的*{margin:0;padding:0;}來統一。
解決:解決方案是在float的標簽樣式控制中加入 ——_display:inline;將其轉化為行內屬性。(_這個符號只有ie6會識別)
漸進識別的方式,從總體中逐漸排除局部。
首先,巧妙的使用“9”這一標記,將IE游覽器從所有情況中分離出來。 接著,再次使用“+”將IE8和IE7、IE6分離開來,這樣IE8已經獨立識別。
css
.bb{
background-color:#f1ee18;/*所有識別*/
.background-color:#00deff\9; /*IE6、7、8識別*/
+background-color:#a200ff;/*IE6、7識別*/
_background-color:#1e0bd1;/*IE6識別*/
}
解決:解決方法:統一通過getAttribute()獲取自定義屬性.
解決方法:(條件注釋)缺點是在IE瀏覽器下可能會增加額外的HTTP請求數。
解決:可通過加入 CSS 屬性 -webkit-text-size-adjust: none; 解決.
解決:方法是改變CSS屬性的排列順序:L-V-H-A : a:link {} a:visited {} a:hover {} a:active {}
該標簽可聲明三種 DTD 類型,分別表示嚴格版本、過渡版本以及基于框架的 HTML 文檔。
HTML 4.01 規定了三種文檔類型:Strict、Transitional 以及 Frameset。
XHTML 1.0 規定了三種 XML 文檔類型:Strict、Transitional 以及 Frameset。
Standards (標準)模式(也就是嚴格呈現模式)用于呈現遵循最新標準的網頁,而 Quirks(包容)模式(也就是松散呈現模式或者兼容模式)用于呈現為傳統瀏覽器而設計的網頁。
1)所有的標記都必須要有一個相應的結束標記
2)所有標簽的元素和屬性的名字都必須使用小寫
3)所有的XML標記都必須合理嵌套
4)所有的屬性必須用引號""括起來
5)把所有<和&特殊符號用編碼表示
6)給所有屬性賦一個值
7)不要在注釋內容中使“--”
8)圖片必須有說明文字
title是global attributes之一,用于為元素提供附加的advisory information。通常當鼠標滑動到元素上的時候顯示。
alt是<img>的特有屬性,是圖片內容的等價描述,用于圖片無法加載時顯示、讀屏器閱讀圖片。可提圖片高可訪問性,除了純裝飾圖片外都必須設置有意義的值,搜索引擎會重點分析。
改版的時候更方便 只要改css文件。
頁面加載速度更快、結構化清晰、頁面顯示簡潔。
表現與結構相分離。
易于優化(seo)搜索引擎更友好,排名更容易靠前。
派生選擇器(用HTML標簽申明)
id選擇器(用DOM的ID申明)
類選擇器(用一個樣式類名申明)
屬性選擇器(用DOM的屬性申明,屬于CSS2,IE6不支持,不常用,不知道就算了)
除了前3種基本選擇器,還有一些擴展選擇器,包括
后代選擇器(利用空格間隔,比如div .a{ })
群組選擇器(利用逗號間隔,比如p,div,#a{ })
那么問題來了,CSS選擇器的優先級是怎么樣定義的?
一般而言,選擇器越特殊,它的優先級越高。也就是選擇器指向的越準確,它的優先級就越高。
復雜的計算方法:
用1表示派生選擇器的優先級
用10表示類選擇器的優先級
用100標示ID選擇器的優先級
div.test1 .span var 優先級 1+10 +10 +1
span#xxx .songs li 優先級1+100 + 10 + 1
xxx li 優先級 100 +1
那么問題來了,看下列代碼,<p>標簽內的文字是什么顏色的?
<style>
.classA{ color:blue;}
.classB{ color:red;}
</style>
<body>
<p class='classB classA'> 123 </p>
</body>
答案:red。與樣式定義在文件中的先后順序有關,即是后面的覆蓋前面的,與在<p class=’classB classA’>中的先后關系無關。
塊級元素(block)特性:
總是獨占一行,表現為另起一行開始,而且其后的元素也必須另起一行顯示;
寬度(width)、高度(height)、內邊距(padding)和外邊距(margin)都可控制;
內聯元素(inline)特性:
和相鄰的內聯元素在同一行;
寬度(width)、高度(height)、內邊距的top/bottom(padding-top/padding-bottom)和外邊距的top/bottom(margin-top/margin-bottom)都不可改變(也就是padding和margin的left和right是可以設置的),就是里面文字或圖片的大小。
那么問題來了,瀏覽器還有默認的天生inline-block元素(擁有內在尺寸,可設置高寬,但不會自動換行),有哪些?
答案:<input> 、<img> 、<button> 、<texterea> 、<label>。
外邊距重疊就是margin-collapse。
在CSS當中,相鄰的兩個盒子(可能是兄弟關系也可能是祖先關系)的外邊距可以結合成一個單獨的外邊距。這種合并外邊距的方式被稱為折疊,并且因而所結合成的外邊距稱為折疊外邊距。
折疊結果遵循下列計算規則:
兩個相鄰的外邊距都是正數時,折疊結果是它們兩者之間較大的值。
兩個相鄰的外邊距都是負數時,折疊結果是兩者絕對值的較大值。
兩個外邊距一正一負時,折疊結果是兩者的相加的和。
rgba()和opacity都能實現透明效果,但最大的不同是opacity作用于元素,以及元素內的所有內容的透明度,
而rgba()只作用于元素的顏色或其背景色。(設置rgba透明的元素的子元素不會繼承透明效果!)
* 1.id選擇器( # myid)
2.類選擇器(.myclassname)
3.標簽選擇器(div, h1, p)
4.相鄰選擇器(h1 + p)
5.子選擇器(ul < li)
6.后代選擇器(li a)
7.通配符選擇器( * )
8.屬性選擇器(a[rel = "external"])
9.偽類選擇器(a: hover, li: nth - child)
* 可繼承: font-size font-family color, UL LI DL DD DT;
* 不可繼承 :border padding margin width height ;
* 優先級就近原則,樣式定義最近者為準;
* 載入樣式以最后載入的定位為準;
優先級為:
!important > id > class > tag
important 比 內聯優先級高
CSS3新增偽類舉例:
p:first-of-type 選擇屬于其父元素的首個 <p> 元素的每個 <p> 元素。
p:last-of-type 選擇屬于其父元素的最后 <p> 元素的每個 <p> 元素。
p:only-of-type 選擇屬于其父元素唯一的 <p> 元素的每個 <p> 元素。
p:only-child 選擇屬于其父元素的唯一子元素的每個 <p> 元素。
p:nth-child(2) 選擇屬于其父元素的第二個子元素的每個 <p> 元素。
:enabled、:disabled 控制表單控件的禁用狀態。
:checked,單選框或復選框被選中。
給div設置一個寬度,然后添加margin:0 auto屬性
div{
width:200px;
margin:0 auto;
}
居中一個浮動元素
確定容器的寬高 寬500 高 300 的層
設置層的外邊距
.div {
Width:500px ; height:300px;//高度可以不設
Margin: -150px 0 0 -250px;
position:relative;相對定位
background-color:pink;//方便看效果
left:50%;
top:50%;
}
* IE瀏覽器的內核Trident、 Mozilla的Gecko、google的WebKit、Opera內核Presto;
* png24為的圖片在iE6瀏覽器上出現背景,解決方案是做成PNG8.
* 瀏覽器默認的margin和padding不同。解決方案是加一個全局的*{margin:0;padding:0;}來統一。
* IE6雙邊距bug:塊屬性標簽float后,又有橫行的margin情況下,在ie6顯示margin比設置的大。
浮動ie產生的雙倍距離 #box{ float:left; width:10px; margin:0 0 0 100px;}
這種情況之下IE會產生20px的距離,解決方案是在float的標簽樣式控制中加入 ——_display:inline;將其轉化為行內屬性。(_這個符號只有ie6會識別)
漸進識別的方式,從總體中逐漸排除局部。
首先,巧妙的使用“\9”這一標記,將IE游覽器從所有情況中分離出來。
接著,再次使用“+”將IE8和IE7、IE6分離開來,這樣IE8已經獨立識別。
css
.bb{
background-color:#f1ee18;/*所有識別*/
.background-color:#00deff\9; /*IE6、7、8識別*/
+background-color:#a200ff;/*IE6、7識別*/
_background-color:#1e0bd1;/*IE6識別*/
}
* IE下,可以使用獲取常規屬性的方法來獲取自定義屬性,
也可以使用getAttribute()獲取自定義屬性;
Firefox下,只能使用getAttribute()獲取自定義屬性.
解決方法:統一通過getAttribute()獲取自定義屬性.
* IE下,even對象有x,y屬性,但是沒有pageX,pageY屬性;
Firefox下,event對象有pageX,pageY屬性,但是沒有x,y屬性.
* (條件注釋)缺點是在IE瀏覽器下可能會增加額外的HTTP請求數。
* Chrome 中文界面下默認會將小于 12px 的文本強制按照 12px 顯示, 可通過加入 CSS 屬性 -webkit-text-size-adjust: none; 解決.
超鏈接訪問過后hover樣式就不出現了 被點擊訪問過的超鏈接樣式不在具有hover和active了解決方法是改變CSS屬性的排列順序:
L-V-H-A : a:link {} a:visited {} a:hover {} a:active {}
!important > id > class > 標簽
!important 比 內聯優先級高
可繼承: font-size font-family color, ul li dl dd dt;
不可繼承 :border padding margin width height ;
講 DOM 先從 HTML 講起,講 HTML 先從 XML 講起。XML 是一種可擴展的標記語言,所謂可擴展就是它可以描述任何結構化的數據,它是一棵樹!
document.write只能重繪整個頁面
innerHTML可以重繪頁面的一部分
createDocumentFragment() //創建一個DOM片段
createElement() //創建一個具體的元素
createTextNode() //創建一個文本節點
appendChild()
removeChild()
replaceChild()
insertBefore() //在已有的子節點前插入一個新的子節點
getElementsByTagName() //通過標簽名稱
getElementsByName() //通過元素的Name屬性的值(IE容錯能力較強,會得到一個數組,其中包括id等于name值的)
getElementById() //通過元素Id,唯一性
attribute是dom元素在文檔中作為html標簽擁有的屬性;
property就是dom元素在js中作為對象擁有的屬性。
所以:
對于html的標準屬性來說,attribute和property是同步的,是會自動更新的,
但是對于自定義的屬性來說,他們是不同步的,
src用于替換當前元素,href用于在當前文檔和引用資源之間確立聯系。
src是source的縮寫,指向外部資源的位置,指向的內容將會嵌入到文檔中當前標簽所在位置;在請求src資源時會將其指向的資源下載并應用到文檔內,當瀏覽器解析到該元素時,會暫停其他資源的下載和處理,直到將該資源加載、編譯、執行完畢,圖片和框架等元素也如此,類似于將所指向資源嵌入當前標簽內。這也是為什么將js腳本放在底部而不是頭部。
Src source,指向外部資源的位置,如果我們添加<script src ="js.js"></script>瀏覽器會暫停其他資源的下載和處理,直到該資源加載,編譯,執行完畢(圖片和框架也是如此),這也就是為什么js腳本要放在底部。
src用于替換當前元素,href用于在當前文檔和引入資源之間建立聯系。
cookie 本身不是用來做服務器端存儲的(計算機領域有很多這種“狗拿耗子”的例子,例如 CSS 中的 float),它是設計用來在服務器和客戶端進行信息傳遞的,因此我們的每個 HTTP 請求都帶著 cookie。但是 cookie 也具備瀏覽器端存儲的能力(例如記住用戶名和密碼),因此就被開發者用上了。
使用起來也非常簡單,document.cookie = ....即可。
但是 cookie 有它致命的缺點:
存儲量太小,只有 4KB
所有 HTTP 請求都帶著,會影響獲取資源的效率
API 簡單,需要封裝才能用
后來,HTML5 標準就帶來了sessionStorage和localStorage,先拿localStorage來說,它是專門為了瀏覽器端緩存而設計的。
存儲量增大到 5MB
不會帶到 HTTP 請求中
API 適用于數據存儲 localStorage.setItem(key, value) localStorage.getItem(key)
sessionStorage的區別就在于它是根據 session 過去時間而實現,而localStorage會永久有效,應用場景不同。例如,一些需要及時失效的重要信息放在sessionStorage中,一些不重要但是不經常設置的信息,放在localStorage中。
標簽閉合、標簽小寫、不亂嵌套、提高搜索機器人搜索幾率、使用外 鏈css和js腳本、結構行為表現的分離、文件下載與頁面速度更快、內容能被更多的用戶所訪問、內容能被更廣泛的設備所訪問、更少的代碼和組件,容易維 護、改版方便,不需要變動頁面內容、提供打印版本而不需要復制內容、提高網站易用性;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