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木馬(Trojan)這個名字來源于古希臘傳說(荷馬史詩中木馬計的故事,Trojan一詞的特洛伊木馬本意是特洛伊的,即代指特洛伊木馬,也就是木馬計的故事)。“木馬”程序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病毒文件,與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會自我繁殖,也并不“刻意”地去感染其他文件,它通過將自身偽裝吸引用戶下載執行,向施種木馬者提供打開被種者電腦的門戶,使施種者可以任意毀壞、竊取被種者的文件,甚至遠程操控被種者的電腦。
工作原理
一個完整的特洛伊木馬套裝程序含了兩部分:服務端(服務器部分)和客戶端(控制器部分)。植入對方電腦的是服務端,而黑客正是利用客戶端進入運行了服務端的電腦。運行了木馬程序的服務端以后,會產生一個有著容易迷惑用戶的名稱的進程,暗中打開端口,向指定地點發送數據(如網絡游戲的密碼,即時通信軟件密碼和用戶上網密碼等),黑客甚至可以利用這些打開的端口進入電腦系統。
特洛伊木馬程序不能自動操作, 一個特洛伊木馬程序是包含或者安裝一個存心不良的程序的, 它可能看起來是有用或者有趣的計劃(或者至少無害)對一不懷疑的用戶來說,但是實際上有害當它被運行。特洛伊木馬不會自動運行,它是暗含在某些用戶感興趣的文檔中,用戶下載時附帶的。當用戶運行文檔程序時,特洛伊木馬才會運行,信息或文檔才會被破壞和遺失。特洛伊木馬和后門不一樣,后門指隱藏在程序中的秘密功能,通常是程序設計者為了能在日后隨意進入系統而設置的。
特洛伊木馬有兩種,universal的和transitive的,universal就是可以控制的,而transitive是不能控制,刻死的操作。
特征
特洛伊木馬不經電腦用戶準許就可獲得電腦的使用權。程序容量十分輕小,運行時不會浪費太多資源,因此沒有使用殺毒軟件是難以發覺的;運行時很難阻止它的行動,運行后,立刻自動登錄在系統引導區,之后每次在Windows加載時自動運行;或立刻自動變更文件名,甚至隱形;或馬上自動復制到其他文件夾中,運行連用戶本身都無法運行的動作。
轉木馬
有些小伙伴0基礎小伙伴擔心,我沒有編程工具怎么辦?
這個不需要編程工具的,只需要找9張圖片改改名稱就行
(1) 新建一個文件夾
(2) 文件夾中新建img文件夾 以及一個txt文檔
(3) 把我放在下面的代碼粘貼到txt文檔中
(4)沒有txt后綴的這樣設置一下(這里以win11為例,點擊查看-->顯示-->文件擴展名)
(5)把文本文檔名稱改為旋轉木馬.html
(6)把圖片放在img文件夾里面,需要9張
(7)圖片重命名為 1.jpg 2.jpg 3.jpg 以此規律命名(200 x 300 像素的圖片)
(8)設置圖片像素(用win自帶照片軟件打開-->點擊... --> 重設大小-->自定義尺寸-->把寬度改成200、高度改成200-->保存)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Document</title>
<style>
*{
margin: 0;
padding: 0;
}
.box{
width: 200px;
height: 300px;
/* border: 1px solid black; */
margin: 50px auto;
position: relative;
/* 設置3D 效果 */
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
/* 添加3D視距 透視效果 */
/* perspective: 300px; */
transform: rotateX(-15deg);
/* CSS animation動畫屬性
name 定義動畫名稱
duration 定義動畫執行時間 秒/單位
timing-function 定義動畫執行速度 linear 勻速
delay 定義動畫執行等待 秒/單位
iteration-count 定義動畫執行次數 默認為1 無限執行 infinite
animation-play-state 動畫運行狀態控制 默認running運行 paused 暫停
*/
/* animation: name duration timing-function delay iteration-count direction fill-mode; */
animation: move 10s linear infinite;
}
/* 定義關鍵幀動畫 執行我們定義的動畫 */
@keyframes move{
0%{
/* 在CSS3 變幻屬性中 如果要給一個元素添加多個變幻屬性
需要將所有的變幻屬性都寫在transform
*/
transform:rotateX(-15deg) rotateY(0deg);
}
100%{
transform:rotateX(-15deg) rotateY(360deg);
}
}
/* :hover 偽類選擇器 設置用戶鼠標移入時的效果 */
.box:hover{
/* 當用戶鼠標移入時 動畫由默認的運行狀態變成暫停 */
animation-play-state: paused;
}
.box div{
position: absolute;
left: 0;
top: 0;
width: 200px;
height: 300px;
margin-top: 50px;
}
/* :nth-child(1) */
.box div:nth-child(1){
/* 改變頁面第一張圖片 變幻屬性
transform 變幻屬性
rotate 旋轉
translate 位移
*/
transform: rotateY(40deg) translateZ(275px);
}
.box div:nth-child(2){
transform: rotateY(80deg) translateZ(275px);
}
.box div:nth-child(3){
transform: rotateY(120deg) translateZ(275px);
}
.box div:nth-child(4){
transform: rotateY(160deg) translateZ(275px);
}
.box div:nth-child(5){
transform: rotateY(200deg) translateZ(275px);
}
.box div:nth-child(6){
transform: rotateY(240deg) translateZ(275px);
}
.box div:nth-child(7){
transform: rotateY(280deg) translateZ(275px);
}
.box div:nth-child(8){
transform: rotateY(320deg) translateZ(275px);
}
.box div:nth-child(9){
transform: rotateY(360deg) translateZ(275px);
}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box">
<div>
<img src="./img/1.jpg" alt="">
</div>
<div>
<img src="./img/2.jpg" alt="">
</div>
<div>
<img src="./img/3.jpg" alt="">
</div>
<div>
<img src="./img/4.jpg" alt="">
</div>
<div>
<img src="./img/5.jpg" alt="">
</div>
<div>
<img src="./img/6.jpg" alt="">
</div>
<div>
<img src="./img/7.jpg" alt="">
</div>
<div>
<img src="./img/8.jpg" alt="">
</div>
<div>
<img src="./img/9.jpg" alt="">
</div>
</div>
</body>
</html>
上一篇:ABB機器人Sockets通訊
2019年底到今天,新冠病毒已經足足流行了三年了,隨著疫情在不同地區的逐漸放開,很多人都相信這個病毒已經逐漸減弱,已經和普通的流感沒有多少區別了。
不過,有一些具有探索精神的朋友可能還會好奇,為什么新冠流行了三年就變成了“普通流感”,而另外一種令人恐懼的病毒——狂犬病病毒在人類社會中流行了幾千年了,卻依然100%致命呢?
狂犬病病毒確實已經在人類社會傳播很長時間了——目前已知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左右的古埃及,這是人類最古老的醫學記載之一了,而狂犬病的實際感染案例可能要比這個記錄還要早。
其實,狂犬病病毒和新冠病毒一樣,兩者都是單鏈的RNA病毒。
眾所周知, RNA病毒在復制的時候缺乏基因校對能力,所以非常容易發生變異,而單鏈的RNA病毒變異能力比雙鏈的更為突出,因為其結構更簡單也更不穩定。
那么這個問題確實還挺有趣的,狂犬病病毒在人類社會中傳播如此長的時間,為什么它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良好呢?
為什么狂犬病如此致命?
在進入這個問題的討論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下,狂犬病為什么無法治愈。
? Julia Paoli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狂犬病是作用于大腦的病毒——這些病毒試圖控制宿主的行為來幫助它們傳播。
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被稱為血腦屏障的薄壁組織,這個組織攔在在毛細血管和大腦組織之間,它的作用有點像過濾器,可以阻止毒素和其他危險物質從血液進入大腦,而那些營養物質則可以順利通過[1]。
狂犬病病毒正是鎖定了血腦屏障(目前尚不清楚病毒如何做到這一點),那些能夠殺死病毒的藥物無法通過這里,所以狂犬病一旦到達大腦就基本無法治愈了。
這些病毒在到達大腦前后,人體會表現出發燒、口吐白沫、怕水、攻擊性等癥狀,一般情況下出現這些癥狀就無法治愈了。
圖:狂犬病患者被綁定,擔心其失控
值得一提的是,感染者開始發燒階段被稱為前驅期,狂犬病的這個階段是病毒剛剛開始接觸到神經細胞并試圖向大腦和脊髓出發的階段,免疫系統在這個階段會大力“反撲”,所以出現了發燒癥狀,而狂犬病的這個階段就已經沒有治療方法了。
不過在此之前,狂犬病病毒有一個較長的潛伏期——病毒在血液中復制的階段,一般會持續數天至數周,感染者基本不會有任何癥狀,而在這個階段是可以通過疫苗或者其它手段治愈的。
狂犬病病毒?Norden
為什么狂犬病沒有變弱?
了解了狂犬病的致病原理之后,我們現在可以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了,但答案可能會讓一部分朋友失望。
答案很簡單,其實是有變弱的狂犬病病毒毒株出現的,只是大多時候感染人類的依然還是那些最致命的毒株而已。
目前全世界每年差不多都有5.9萬人死于狂犬病,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印度,一半左右的死亡案例發生在印度。
但其實狂犬病患者(我這里指的是已經表現出癥狀的患者)并不是100%死亡,目前已知的至少有6個人在表現出狂犬病后痊愈了。
圖:珍娜·蓋斯在15歲時感染狂犬病,但活了下來
雖然這六個人中有些留下了后遺癥——比如運動能力下降等,但基本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沒有復發情況,有一個女孩還順利大學畢業。
研究人員尚不完全清楚這六個人的免疫系統是如何戰勝狂犬病的,他們給出的解釋是這6個人可能是感染了“較弱”的病毒[2]。
現在,你可能還想知道,為什么感染人類的狂犬病病毒都是那些致命的。
其實,答案就在于病毒隨著時間推移會變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錯覺,而狂犬病病毒就是最好的例子。
估計沒有哪個專家真的敢說新冠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弱,病毒的發展趨勢比想象得要復雜許多,它會朝著哪個方向發展也是難以預測的,因為基因突變是完全隨機的。
圖:澳大利亞曾經鼓勵捕殺兔子
現實中有一個非常好的病毒發展趨勢的“進化實驗”,那就是澳大利亞的兔子身上的粘液瘤病毒。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本來是沒有兔子的,現在泛濫成災的兔子都是歐洲殖民者在1859年帶過去的。
兔子以超強的繁殖能力而聞名,在沒有天敵的澳大利亞土地上,它們迅速失控,據不太可靠的數據來源顯示,1920年的時候澳大利亞的兔子達到峰值——足足擁有100億只,超過70%的土地都是這些兔子的棲息地。
泛濫成災的兔子嚴重破壞生態系統,它們到處挖洞破壞農田,擠壓當地生物的生存空間。
為了控制兔子數量,澳大利亞想盡辦法,最后不得不投放粘液瘤病毒,最初這種病毒對于兔子而言幾乎百分百致命——99.8%的兔子感染者會死亡。
圖:感染粘液瘤病毒的兔子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毒的致命性迅速下降,許多兔子都對它有天生抵抗能力,大約只有90%兔子會因此死亡[3]。
殺死宿主對于病毒來說似乎并非最優選擇,因為沒有宿主它們自己也無法傳播和生存,所以毒性變弱是比較好理解的。
但事實情況并非如此,隨著時間的繼續推移,粘液瘤病毒對澳大利亞兔子的致命性又開始逐年攀升,目前應該是超過92%致死率(這個數據偏差很大)。
事實上,多年跟蹤研究發現,粘液瘤病毒只在最初十年是逐年減弱的,之后就開始變得越來越致命。
新冠病毒?NIAID-RML
為什么病毒會選擇殺死宿主?
其實,病毒和宿主需要和諧共存也是一個誤解,我們經常會認為病毒想要復制和傳播就需要長期停留在宿主體內,畢竟它無法自己獨自生存。
但在有很多種情況下,病毒根本不需要考慮部分宿主的生存與否,而狂犬病病毒就是其中一種情況。
狂犬病感染人類算是小概率事件,這種病毒會感染許多溫血動物,包括犬科、貓科,以及蝙蝠,狂犬病對于這些動物宿主來并沒有百分百致命,在犬類中大約只有86%的致死率,而蝙蝠感染者的存活概率非常高,基本能夠生存很長時間,所以有超過70%的人類狂犬病患者都是因為蝙蝠咬傷。
另外,狂犬病“人傳人”的概率就更低了,所以人類的免疫系統也好,病毒自己的生存權衡也罷,少部分人類宿主的存活情況根本就無需考慮。
除了病毒可能會感染許多宿主之外,其實還有多種情況,病毒都不需要犧牲它們的致命性來換取傳播和生存。
比如,病毒在一個充滿宿主的房間內傳播,無論它的致命性如何,它都比那些只能在極少宿主中傳播的病毒要復制出更多的自己。
再比如病毒的致命性是百分百,但是宿主的存活時間卻可以很長,這種高致命性對病毒的傳播與否幾乎沒有影響,相反還有利于病毒傳播。
總之,病毒的生存策略有很多,遠不是犧牲致命性來換取傳播能力這一種,而基因的突變是隨機。
所以,我想告訴你的是,不要覺得新冠真的就變成了“普通流感”,以及它之后真的就是“普通流感”。
當然,也不用太過于擔憂,畢竟對于新冠,我們是有一整套治療手段的,以及我們大部分都注射了疫苗。
參考資料:
[1].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13848-rabies
[2]. https://www.nature.com/scitable/blog/viruses101/is_rabies_really_100_fatal/
[3] .https://www.nytimes.com/2022/06/20/science/myxoma-virus-rabbits-covid.html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