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html的介紹
HTML 的全稱為: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指的是超文本標(biāo)記語言。標(biāo)記:就是標(biāo)簽, <標(biāo)簽名稱></標(biāo)簽名稱>,比如:<html></html>、<h1></h1>等,標(biāo)簽大多數(shù)都是成對出現(xiàn)的。
所謂超文本,有兩層含義:
html是用來開發(fā)網(wǎng)頁的,它是開發(fā)網(wǎng)頁的語言。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網(wǎng)頁標(biāo)題</title>
</head>
<body>
網(wǎng)頁顯示內(nèi)容
</body>
</html>
網(wǎng)頁文件的后綴是.html或者.htm, 一個html文件就是一個網(wǎng)頁,html文件用編輯器打開顯示的是文本,可以用文本的方式編輯它,如果用瀏覽器打開,瀏覽器會按照標(biāo)簽描述內(nèi)容將文件渲染成網(wǎng)頁。
全拼是 Visual Studio Code (簡稱 VS Code) 是由微軟研發(fā)的一款免費、開源的跨平臺代碼編輯器,目前是前端(網(wǎng)頁)開發(fā)使用最多的一款軟件開發(fā)工具。
插件名說明Chinese (Simplified) Language Pack for VS Code中文(簡體)漢化包open in browser右擊在瀏覽器打開html
點擊對應(yīng)安裝的插件,然后再點擊卸載按鈕即可。
鈕(button)可能是網(wǎng)頁中最常見的組件之一了,大部分都平淡無奇,如果你碰到的是一個這樣的按鈕,會不會忍不住多點幾次呢?
通常這類效果第一反應(yīng)可能就是借助canvas了,比如下面這個案例點擊預(yù)覽(建議去codepen原鏈接點擊預(yù)覽訪問,segmentfault內(nèi)置的預(yù)覽js會加載失敗)
效果就更加震撼了,當(dāng)然canvas實現(xiàn)也有一定的門檻,而且實際使用起來也略微麻煩(所有js實現(xiàn)的通病),這里嘗試一下CSS的實現(xiàn)方式。
拋開js方案,還有HTML和CSS實現(xiàn)方式。HTML就不用說了,直接寫上大量的標(biāo)簽
<button>
button
<i></i>
<i></i>
<i></i>
<i></i>
<i></i>
...
</button>
一般情況下我不是很喜歡這種方式,標(biāo)簽太多,結(jié)構(gòu)不美觀,而且有可能對現(xiàn)有的頁面造成其他影響(很多情況下并不方便修改原始HTML結(jié)構(gòu))
那么來看看CSS實現(xiàn)方式,主要也是兩種方式,其實就是想一下有哪些屬性可以無限疊加,一個是box-shadow,還有一個是background-image(CSS3支持無限疊加)。
我們先看看box-shadow方式,為了避免使用額外標(biāo)簽,這里采用偽元素生成。
.button::before{
position: absolute;
content: '';
width: 5px;
height: 5px;
border-radius: 50%;
background-color: #ff0081;
box-shadow: 10px 10px #ff0081,15px 0px 0 2px #ff0081,20px 15px 0 3px #ff0081,...;/*無限疊加*/
}
效果還是有的,主要就是多花點時間來調(diào)試,這里主要根據(jù)偏移量和擴展來決定粒子的位置和大小。
不過這里的偏移量只能是px單位,無法很好的自適應(yīng)按鈕的大小,所以這里采用第二種方式來實現(xiàn)
CSS3中background-image是可以無限疊加的,類似于
.myclass {
background: background1, background2, /*...*/ backgroundN;
}
這里我們可以采用徑向漸變radial-gradient來實現(xiàn)多個小圓點。
.button::before{
position: absolute;
content: '';
left: -2em;
right: -2em;
top: -2em;
bottom: -2em;
pointer-events: none;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circle, #ff0081 20%, transparent 0),
radial-gradient(circle, #ff0081 20%, transparent 0),
radial-gradient(circle, #ff0081 20%, transparent 0),
radial-gradient(circle, #ff0081 20%, transparent 0),
...;
background-size: 10% 10%, 20% 20%, 15% 15%,...;
background-position: 18% 40%, 20% 31%, 30% 30%,...;
}
這里主要通過background-size和background-position來控制原點的尺寸與位置,看著好像挺復(fù)雜,其實只要background-size和background-position與background-image位置一一對應(yīng)就行了。實際開發(fā)中可能有點難調(diào)試,可以直接在控制臺中通過鍵盤上下左右鍵微調(diào)實時預(yù)覽效果(可以考慮做一個可視化工具)。
這樣就做出了一個簡單的粒子效果。
雖然background-image不支持CSS動畫,但是另外兩個background-size和background-position支持呀,所以,CSS transition和CSS animation都可以用起來。
動畫效果很簡單,就是粒子從中心往外擴散,并且逐漸消失的過程。
我們先看看:hover交互
.button::before{
transition:.75s background-position ease-in-out,75s background-size ease-in-out;
}
.button:hover::before{
background-position: 5% 44%, -5% 20%, 7% 5%...;
background-size: 0% 0%;
}
當(dāng)然直接這樣設(shè)置肯定是不理想,鼠標(biāo)離開時會收縮回去,效果如下
我們需要是鼠標(biāo)離開時不收縮回去,如何實現(xiàn)呢?
很簡單,把transition設(shè)置在:hover下就可以了,表示只有當(dāng)鼠標(biāo)經(jīng)過時才有過渡,離開時沒有
.button:hover::before{
background-position: 5% 44%, -5% 20%, 7% 5%...;
background-size: 0% 0%;
transition:.75s background-position ease-in-out,75s background-size ease-in-out;
}
這樣是不是感覺稍微好些了呢?點擊這里點擊預(yù)覽查看。
如果我們想做成點擊的時候出現(xiàn)粒子動畫該怎么做呢?這里就需要借助:active偽類了。
如果我們按照:hover邏輯,那么
.button:active::before{
background-position: 5% 44%, -5% 20%, 7% 5%...;
background-size: 0% 0%;
transition:.75s background-position ease-in-out,75s background-size ease-in-out;
}
很遺憾,只有當(dāng)只有按住不動的時候才能觸發(fā),一旦鼠標(biāo)抬起就沒有了,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換個角度了。可以這么想象一下,默認就是發(fā)散的,然后點擊的時候聚攏,抬起的時候就會有還原成之前的發(fā)散狀態(tài),同時,在點擊的時候需要取消掉過渡效果,如下
.button::before {
/*...*/
background-position: 5% 44%...;/*擴散的狀態(tài)*/
background-size: 0% 0%;
transition: background-position .5s ease-in-out, background-size .75s ease-in-out;
}
.button:active::before {
transition:0s;/**注意取消掉過渡**/
background-size: 10% 10%, 20% 20%...;
background-position: 18% 40%, 20% 31%,...;
}
你可以查看這個demo點擊預(yù)覽
為什么在:active需要transition:0s呢,你可以試下不添加的效果就明白了,如下
animation和transition實現(xiàn)原理比較類似,優(yōu)點是可以做出更加精細的動畫,這里就拿:active方式來說吧。
.button::before{
/*...*/
animation: bubbles ease-in-out .75s forwards;
}
.button:active::before {
animation: none; /*這里注意取消動畫*/
background-size: 0;
}
@keyframes bubbles {
0% {
background-position: 18% 40%, ...;
}
50% {
background-position: 10% 44%, ...;
}
100% {
background-position: 5% 44%, ...;
background-size: 0% 0%;
}
}
可以在這里點擊預(yù)覽查看源碼。
唯一的不足可能是初始化動畫會自執(zhí)行一次。
上面介紹了純CSS實現(xiàn)一個粒子動效的按鈕,優(yōu)點很明顯,復(fù)制一下CSS直接扔到項目里就能用,管他什么原生項目還是react項目,也無需綁定什么事件,也無需額外的邏輯處理,增強現(xiàn)有體驗。試想一下,如果這是一個‘購買’按鈕,會不會觸發(fā)你多購買幾次呢,反正我肯定是會被吸引住了,哈~缺點也還是有的,比如上面的定位,密密麻麻都是工作量啊,建議這些功能在項目整體完成之后再細細打磨,也可以試著做一些可視化工具來減輕工作量,完。
源自:https://github.com/XboxYan/notes/issues/16
聲明:文章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小編刪除。
HTML 在頁面上放置了一個按鈕
<button class="btn">點擊按鈕</button>
如果想要實現(xiàn)當(dāng)鼠標(biāo)懸停在按鈕上時,按鈕文字加粗,在 CSS 里這樣設(shè)置
.btn:hover {
font-weight: bolder;
}
但是這樣做了之后,當(dāng)文字加粗后,勢必會將按鈕的尺寸撐的更大。那么有可能會影響到按鈕周圍其他 HTML 元素的位置,如果你的頁面內(nèi)容比較多,而且比較緊湊的話,撐大的按鈕會將周圍的元素推開,這很有可能會擾亂頁面的布局。
如果既要保留按鈕的鼠標(biāo)懸停文字加粗的效果,還不能影響到周圍元素的位置,可以再給按鈕設(shè)定一個固定的尺寸。
.btn {
padding: 1rem;
width: 4rem;
}
.btn:hover {
font-weight: bolder;
}
這樣按鈕的尺寸就不會變化,但是文字在鼠標(biāo)懸停時會加粗,按鈕周圍的元素也不會受到影響。
以上這種情況一般在頁面頂部的導(dǎo)航條上最為常見,請大家注意。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nèi)與您取得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