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絡編程之時間格式。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分享的是如何讓搜索引擎等程序更容易地提取網頁中的時間信息。我們將使用time標簽來實現這一目標。這個標簽你們可能已經有所了解,但是現在不需要掌握太多細節,只需要知道它的作用即可。
現在來看看我們的示例頁面,可以看到頁面中包含了很多句不同時間格式的文字。這些文字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每一句都包含著時間信息。時間信息的格式比較復雜,但是這不影響我們的演示效果。
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實現代碼。time標簽用于定義公歷日期或時間、二十四小時制,時間和時區偏移是可選的。在所有瀏覽器中,time標簽不會渲染任何特殊的效果。但是,它可以讓搜索引擎更容易地在網頁中找到對應的時間信息。
使用time標簽的另一個原因是,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日期格式,但是這些不同的格式不容易被電腦識別。如果我們想自動抓取頁面上所有事件的日期并將它們插入到日歷中,time元素可以讓我們附上清晰的可被機器識別的時間或日期。因此,time標簽并不是為了給用戶看的,而是為了方便搜索引擎更好地在網頁上找到對應的時間。
在我們的示例中,時間和普通文字看上去沒有任何區別。除了搜索引擎,網頁同手機上的日歷、提醒等應用程序交互時,time標簽也可以提供很大的方便。
time標簽非常簡單,只包含一個屬性datatime,用于規定日期和時間。如果需要,我們還可以通過元素的內容來指定日期和時間。time標簽的值有很多種,只要是符合規范的時間寫法格式,都可以被接受并轉化為第三方使用的格式。
總之,time標簽的使用頻率并不高,不需要我們進行太多的學習和理解。如果你們知道有這個東西并且知道它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所有的案例和相關文檔都可以向我索取。
下期見,想學習編程的同學請關注我。
為開發人員,我們依賴于靜態分析工具來檢查、lint(分析)和轉換我們的代碼。我們使用這些工具來幫助我們提高生產效率并生成更好的代碼。然而,當我們使用markdown編寫內容時,可用的工具就很少。
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如何開發一個Markdown擴展來解決在使用Markdown管理Django站點中的內容時遇到的挑戰。
你認為他們有linter嗎?
照片來自Pexels,由mali maeder拍攝
像每個網站一樣,我們在主頁、FAQ部分和“關于”頁面等地方都有不同類型的(大部分)靜態內容。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都是在Django模板中直接管理這些內容的。
當我們最終決定是時候將這些內容從模板轉移到數據庫中時,我們認為最好使用Markdown。從Markdown生成HTML更安全,它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和一致性,并且對于非技術用戶來說更容易處理。隨著我們轉移過程的進展,我們注意到我們遺漏了一些東西:
當URL更改時,鏈接到內部頁面的鏈接可能會中斷。在Django模板和視圖中,我們使用了reverseand {% url %},但是這在普通的Markdown中是不可用的。
絕對內部連接不能在不同環境之間進行復制。這可以使用相對鏈接來解決,不過目前沒有開箱即用的增強這一點的方法。
無效鏈接會損害用戶體驗,并導致用戶質疑整個內容的可靠性。這并不是Markdown獨有的東西,只不過HTML模板是由對URL有一定了解的開發人員維護的。另一方面,Markdown文檔是為非技術寫作人員設計的。
當我研究這個問題時,我搜索了Python linters、Markdown預處理器和擴展來幫助生成更好的Markdown。結果都不是很好。一個引人注目的方法是使用Django模板來生成Markdown文檔。
使用Django模板,你可以使用諸如url之類的模板標記來反向查詢URL名稱,并配合使用條件、變量、日期格式和所有其他Django模板特性。這種方法本質上是使用Django模板作為Markdown文檔的預處理程序。
我個人認為這可能不是非技術作家的最佳解決方案。另外,我擔心提供對Django模板標記的訪問可能是危險的。
對這個問題有了更好的理解之后,我們準備在Python中更深入地研究Markdown。
要在Python中開始使用Markdown,我們先安裝markdown包:
接著,創建一個Markdown對象并使用其函數將一些Markdown轉換成HTML:
你現在可以在你的模板中使用這個HTML代碼片段。
基本的Markdown處理器提供了生成HTML內容的基本要素。對于更“新奇”的選項,Python markdown包包含了一些內置擴展。一個流行的擴展是“extra”擴展,除了其他東西之外,它增加了對隔離代碼塊的支持:
為了使用我們獨特的Django功能擴展Markdown,我們將開發自己的擴展。
如果你查看源代碼,你將看到要將markdown轉換為HTML, Markdown會使用多種不同的處理器。一種類型的處理器是內聯處理器。內聯處理器會匹配特定的內聯模式,如鏈接、反引號、粗體文本和帶下劃線的文本,并將它們轉換為HTML。
我們的Markdown擴展的主要目的是驗證和轉換鏈接。因此,我們最感興趣的內聯處理器是LinkInlineProcessor。這個處理器以[Haki的網站](https://hakibenito.com)的形式獲取markdown ,解析它并返回一個包含鏈接和文本的元組。
為了擴展該功能,我們擴展了LinkInlineProcessor并創建了一個Markdown.Extension, 我們用它來處理鏈接:
我們來將這段代碼分解一下::
DjangoUrlExtension擴展注冊了一個名為DjangoLinkInlineProcessor的內聯鏈接處理器。這個處理器將取代任何其他現有的鏈接處理器。
內聯處理器DjangoLinkInlineProcessor擴展了內置的LinkInlineProcessor,并在它處理的每個鏈接上調用clean_link函數。
clean_link函數接收一個鏈接和一個域名,并返回一個轉換后的鏈接。這就是我們要插入我們的實現的地方。
如何獲得網站域名
要識別到你自己網站的鏈接,你必須知道你的網站的域名。如果你正在使用Django的sites框架,那么你可以使用它來獲取當前域名。
我沒有把它包含在我的實現中,因為我們沒有使用sites框架。相反,我們在Django設置中設置了一個變量。
獲取當前域名的另一種方法是使用HttpRequest對象。如果內容只在你自己的站點中被編輯,你可以嘗試從請求對象中插入站點域名。這可能需要對你的實現進行一些更改。
要使用該擴展,請在初始化一個新的Markdown實例時添加它:
太好了,這個擴展已經被使用了,我們準備進入有趣的部分了!
既然我們得到了在所有鏈接上調用clean_link的擴展,那我們可以來實現我們的驗證和轉換邏輯。
要開始工作,我們將從一個簡單的驗證開始。mailto鏈接對于使用預定義的收件人地址、主題甚至消息正文打開用戶的電子郵件客戶端非常有用。
一個常見的mailto鏈接是這樣的:
這個鏈接將打開你的電子郵件客戶端,并設置成撰寫一封主題行為“我需要幫助!”的新電子郵件給“support@service.com”。
mailto鏈接不一定非要包含電子郵件地址。如果你看一看這篇文章底部的“分享”按鈕,你會發現像這樣的一個mailto鏈接:
這個mailto鏈接沒有包含收件人,僅包含了主題行和消息正文。
既然我們已經很好地理解了mailto鏈接是什么樣子的,我們就可以向clean_link函數添加第一個驗證:
為了驗證mailto鏈接,我們向clean_link中添加了以下代碼:
檢查鏈接是否以mailto:開頭,以識別相關鏈接。
使用正則表達式將鏈接分割到它的組件。
從mailto鏈接中刪除實際的電子郵件地址,并使用Django的EmailValidator驗證它。
注意,我們還添加了一種名為InvalidMarkdown的新異常類型。我們定義了自己的自定義異常類型,以將它與markdown本身所引發的其他錯誤區分開來。
自定義錯誤類
我曾經寫過關于自定義錯誤類的文章,為什么它們是有用的,以及你什么時候應該使用它們。
在我們繼續之前,讓我們添加一些測試,看看它的實際效果:
太棒了!按預期的運行了。
既然我們已經了解了mailto鏈接,我們也可以處理其他類型的鏈接:
外部鏈接
我們的Django應用程序外部的鏈接。
必須包含一個頁面跳轉協議(scheme):http或https。
理想情況下,我們還希望確保這些鏈接沒有被破壞,但我們現在不會這樣做。
內部鏈接
到我們的Django應用程序中的頁面的鏈接。
鏈接必須是相對的:這將允許我們在不同環境之間移動內容。
使用Django的URL名稱而不是一個URL路徑:這將允許我們安全地來回移動視圖,而不必擔心markdown內容中的失效鏈接。
鏈接可能包含查詢參數(?)和片段(#)。
SEO
從SEO的角度來看,公共URL不應該改變。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你應該使用重定向正確地處理它,否則你可能會受到搜索引擎的懲罰。
有了這個需求列表,我們就可以開始工作了。
解析URL名稱
要鏈接到內部頁面,我們希望編寫者提供一個URL名稱,而不是URL路徑。例如,假設我們有這個視圖:
這個頁面的URL路徑是https://example.com/, URL名稱是home。我們想要在我們的markdown鏈接中使用這個URL名稱home,就像這樣:
這將渲染到:
我們還想支持查詢參數和散列:
這將渲染到以下HTML:
在使用URL名稱時,如果我們更改了URL路徑,內容中的鏈接將不會被破壞。要檢查作者提供的href是否是一個有效的url_name,我們可以嘗試reverse它:
URL名稱“home”指向URL路徑“/”。當沒有匹配項時,將會引發一個異常:
在我們繼續之前,當URL名稱包含查詢參數或散列時,會發生什么:
這是有意義的,因為查詢參數和散列不是URL名稱的一部分。
要使用reverse并支持查詢參數和散列,我們首先需要清除值。然后,檢查它是一個有效的URL名稱,并返回包含查詢參數和散列的URL路徑,如果提供了的話:
這個代碼段使用一個正則表達式來以?或#的出現對href進行分割,并返回各部分。
請確保它可以工作:
太了不起了!作者們現在可以在Markdown中使用URL名稱了。它們還可以包括要添加到該URL的查詢參數和片段。
處理外部鏈接
要正確處理外部鏈接,我們需要檢查兩件事:
1.外部鏈接總是提供一個跳轉協議,http:或者https:。
2.阻止到我們自己網站的絕對鏈接。內部鏈接應該使用URL名稱。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處理了URL名稱和mailto鏈接。如果我們通過了這兩個檢查,這意味著href是一個URL。讓我們從檢查鏈接是否是鏈接到我們自己的網站開始:
函數urlparse會返回一個命名元組,該元組包含URL的不同部分。如果netloc屬性等于site_domain,那么該鏈接就確實是一個內部鏈接。
如果URL實際上是內部的,我們就需要終止。但是,請記住,作者們不一定是技術人員,因此我們希望幫助他們,并提供一個有用的錯誤消息。我們要求該內部鏈接使用URL名稱而不是URL路徑,所以最好讓作者們知道他們提供的路徑的URL名稱。
要獲得一個URL路徑的URL名稱,Django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名為resolve的函數:
當找到匹配項時,resolve會返回一個ResolverMatch對象,其中包含URL名稱和其他信息。當沒有找到匹配項時,它就會引發一個錯誤:
這實際上就是Django在底層所做的工作,用來確定在一個新請求到來時執行哪個視圖函數。
為了給作者們提供更好的錯誤信息,我們可以使用來自ResolverMatch對象的URL名稱:
當我們識別出內部鏈接時,我們要處理兩種情況:
我們沒有識別出這個URL:這個URL很可能是不正確的。請作者檢查該URL是否有錯誤。
我們識別出了這個URL: 這個URL是正確的,所以就告訴作者應該使用什么URL名稱。
我們來實際地看一下它:
漂亮!外部鏈接被接受,內部鏈接被拒絕,并帶有一個有用的消息。
要求跳轉協議
我們要做的最后一件事是確保外部鏈接包含一個跳轉協議,要么是http:,要么是https:。讓我們將這最后一部分添加到函數clean_link:
使用解析后的URL,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檢查跳轉協議。讓我們確保它正在工作:
我們向這個函數提供了一個沒有跳轉協議的鏈接,但是它運行失敗了,并顯示了一條有用的消息。太酷了!
這是clean_link函數的全部代碼:
要了解所有這些特性的一個實際用例是什么樣子的,請看下面的內容:
這將產生以下HTML:
不錯!
我們現在有一個很不錯的擴展,它可以驗證和轉換Markdown文檔中的鏈接!現在,在不同環境之間移動文檔和保持內容整潔要容易多了,最重要的是,可以保持正確和最新!
源碼
你可以在這個gist中找到全部源代碼。(地址:https://gist.github.com/hakib/73fccc340e855bb65f42197e298c0c7d )
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對我們很有用,但是你可能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對它進行調整。
如果你需要一些想法,那么除了這個擴展之外,我們還創建了一個markdown Preprocessor,它允許作者們在markdown中使用常量。例如,我們定義了一個名為SUPPORT_EMAIL的常量,我們像這樣使用它:
該預處理程序將用我們定義的文本替換字符串$SUPPORT_EMAIL,然后才渲染Markdown。
英文原文:https://hakibenita.com/django-markdown
譯者:Nothing
者:Peter
來源:Python編程時光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和時間打交道:
不同的情況會遇到不同的時間問題:具體時間點、時間間隔、星期等,無時不刻我們在和時間碰撞。本文將利用Python對時間相關的類,及其方法與屬性等進行詳細的講解
在正式講解時間的相關函數之前,我們必須先一個概念:時間戳。本文中特指unix時間戳。
時間戳Timestamp是指在一連串的數據中加入辨識文字,如時間或者日期等,用以保障本地數據更新順序和遠程的一致。
unix時間戳是從1970年1月1日(UTC/GMT的午夜)開始所經過的秒數,不考慮閏秒。1970-01-01就是經常我們在MySQL中時間為空的時候,轉化空的時間戳之后得到的時間。一個小時表示為UNIX時間戳格式為:3600秒;一天表示為UNIX時間戳為86400秒,閏秒不計算。具體的對照表如下:
下面介紹幾個時間戳和具體時間之間相互轉化的網站:
1、站長工具:https://tool.chinaz.com/tools/unixtime.aspx
2、在線工具:https://tool.lu/timestamp/
3、Json在線解析:https://www.sojson.com/unixtime.html
4、Unix時間戳在線轉換(菜鳥工具):https://c.runoob.com/front-end/852
5、北京時間(時間與時間戳互換工具):http://www.beijing-time.org/shijianchuo/
介紹完時間戳的基本知識,下面重點講解3個與時間和日期相關的Python庫:
calendar的中文意思是"日歷",所以它其實適合進行日期,尤其是以日歷的形式展示。
下面舉例說明:
我們顯示即將過去2020年的日歷,使用默認的參數:
import calendar
year = calendar.calendar(2020)
print(year)
改變參數再來顯示一次:
year = calendar.calendar(2020,w=3,l=1,c=8)
print(year)
我們發現整個日歷變寬了,而且星期的英文也是3個字母來顯示的,解釋一下3個參數的含義:
其中每行長度為:21*w+18+2*c,3個月一行
最后,看看即將到來的2021年日歷:
該函數的作用是判斷某個年份到底是不是閏年。如果是則返回True,否則返回的是False。
普通年份能夠被4整除,但是不能被100整除,稱之為普通閏年
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能夠被400整除,稱之為世紀閏年
判斷兩個年份之間有多少個閏年,包含y1,但是不包含y2,類似Python切片中的包含頭部不包含尾部
該函數返回的是year年的month月的日歷,只有兩行標題,一周一行。每日間隔寬度為w個字符,每行的長度為7*w + 6,其中l是每星期的行數
首先看看默認效果;
接下來我們改變w和l兩個參數:
1、改變w,我們發現星期的表示變成了3個字母;同時每天之間的間隔變寬了(左右間隔)
2、改變參數l,我們發現每個星期之前的間隔(上下)變寬了
通過列表的形式返回year年month月的日歷,列表中還是列表形式。每個子列表是一個星期。如果沒有本月的日期則用0表示。每個子列表都是從星期1開始的,特點概括如下:
我們還是以2020年12月份為例:
和上面的日歷進行對比,我們發現:出現0的位置的確是沒有出現在12月份中
我們再看看2020年3月份的日歷:
該函數返回的結果是一個元組,元組中有兩個數值(a,b)
通過一個例子來講解,還是以2020年12月份為例:
結果中的1表示12月份從星期2開始(0-6,6代表星期日),該月總共31天
weekday方法是輸入年月日,我們便可知道這天是星期幾;返回值是0-6,0代表星期1,6代表星期天
通過一個例子來講解,以12月12號為例:
雙12是星期六,返回的結果是5,5代表的就是星期六,剛好吻合。
time模塊是涉及到時間功能中最常用的一個模塊,在Python的相關時間需求中經常會用到,下面具體講解該模塊的使用方法。
先看模塊的整體使用
time.time()是獲取當前的時間,更加嚴格地說,是獲取當前時間的時間戳。
再次理解時間戳:它是以1970年1月1日0時0份0秒為計時起點,計算到當前的時間長度(不考慮閏秒)
time.localtime是打印當前的時間,得到的結果是時間元組,具體含義:
筆記:結果是時間元組
time.localtime的參數默認是time.time()的時間戳,可以自己輸入某個時間戳來獲取其對應的時間
localtime()得到的是本地時間,如果需要國際化,使用gmtime(),最好是使用格林威治時間。
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位于英國倫敦郊區的皇家格林威治天文臺的標準時間,本初子午線經過那里。
time.asctime的參數為空時,默認是以time.localtime的值為參數,得到當前的日期、時間、星期;另外,我們也可以自己設置參數,參數是時間元組
獲取當前時間的具體時間和日期:
ctime的參數默認是時間戳;如果沒有,也可以指定一個時間戳
mktime()也是以時間元組為參數的,它返回的是時間戳,相當于是localtime的逆向過程:
strftime()是按照我們指定的格式將時間元組轉化為字符串;如果不指定時間元組,默認是當前時間localtime()。常用到的時間格式見下表:
我們舉例說明:
strptime()是將字符串轉化為時間元組,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它有兩個參數:
雖然time模塊已經能夠解決很多的問題,但是實際工作和業務需求中需要更多的工具,讓我們使用起來更方便和快捷,datetime便是其中一個很好用的模塊。datetime模塊中幾個常用的類如下:
首先我們引入date類,并創建一個日期對象:
1、然后我們可以操作這個日期對象的各種屬性:后面加上()
print("當前日期:",today) # 當前日期
print("當前日期(字符串):",today.ctime()) # 返回日期的字符串
print("時間元組信息:",today.timetuple()) # 當前日期的時間元組信息
print("年:",today.year) # 返回today對象的年份
print("月:",today.month) # 返回today對象的月份
print("日:",today.day) # 返回today對象的日
print("星期:",today.weekday()) # 0代表星期一,類推
print("公歷序數:",today.toordinal()) # 返回公歷日期的序數
print("年/周數/星期:",today.isocalendar()) # 返回一個元組:一年中的第幾周,星期幾
# 結果顯示
當前日期: 2020-12-25
當前日期(字符串):Fri Dec 25 00:00:00 2020
時間元組信息: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0, tm_mon=12, tm_mday=25, tm_hour=0, tm_min=0, tm_sec=0, tm_wday=4, tm_yday=360, tm_isdst=-1)
年: 2020
月: 12
日: 25
星期: 4
公歷序數: 737784
年/周數/星期: (2020, 52, 5)
2、date類中時間和時間戳的轉換:
具體時間的時間戳轉成日期:
3、格式化時間相關,格式參照time模塊中的strftime方法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ate, time
today = date.today()
print(today)
# 2020-12-26 默認連接符號是-
print(today.strftime("%Y/%m/%d")) # 指定連接符
# 2020/12/26
print(today.strftime("%Y:%m:%d"))
# 2020:12:26
print(today.strftime("%Y/%m/%d %H:%M:%S")) # 轉化為具體的時間
# 2020/12/26 00:00:00
4、修改日期使用replace方法
time類也是要生成time對象,包含hour、minute、second、microsecond,我們還是通過例子來學習:
from datetime import time
t = time(10,20,30,40)
print(t.hour) # 時分秒
print(t.minute)
print(t.second)
print(t.microsecond) # 微秒
# 結果
10
20
30
40
datetime類包含date類和time類的全部信息,下面是類方法相關的: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print(datetime.today())
print(datetime.now())
print(datetime.utcnow())# 返回當前UTC日期和時間的datetime對象
print(datetime.fromtimestamp(1697302830)) # 時間戳的datetime對象
print(datetime.fromordinal(699000) )
print(datetime.combine(date(2020,12,25), time(11,22,54))) # 拼接日期和時間
print(datetime.strptime("2020-12-25","%Y-%m-%d"))
# 結果
2020-12-25 23:24:42.481845
2020-12-25 23:24:42.482056
2020-12-25 15:24:42.482140
2023-10-15 01:00:30
1914-10-19 00:00:00
2020-12-25 11:22:54
2020-12-25 00:00:00
再看看相關對象和屬性相關: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 = datetime(2020,12,25,11,24,23)
print(d.date())
print(d.time())
print(d.timetz()) # 從datetime中拆分出具體時區屬性的time
print(d.replace(year=2021,month=1)) # 替換
print(d.timetuple()) # 時間元組
print(d.toordinal()) # 和date.toordinal一樣
print(d.weekday())
print(d.isoweekday())
print(d.isocalendar())
print(d.isoformat())
print(d.strftime("%Y-%m-%d :%H:%M:%S"))
# 結果
2020-12-25
11:24:23
11:24:23
2021-01-25 11:24:23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0, tm_mon=12, tm_mday=25, tm_hour=11, tm_min=24, tm_sec=23, tm_wday=4, tm_yday=360, tm_isdst=-1)
737784
4
5
(2020, 52, 5)
2020-12-25T11:24:23
2020-12-25 :11:24:23
timedelta對象表示的是一個時間段,即兩個日期date或者日期時間datetime之間的差;支持參數:weeks、days、hours、minutes、seconds、milliseconds、microseconds
本地時間指的是我們系統本身設定時區的時間,例如中國處于北京時間,常說的東八區UTC+8:00。datetime類有一個時區屬性tzinfo。
tzinfo是一個關于時區信息的類,是一個抽象的基類,不能直接被實例化來使用。它的默認值是None,無法區分具體是哪個時區,需要我們強制指定一個之后才能使用。
因為本身系統的時區剛好在中國處于東八區,所以上述代碼是能夠正常運行的,結果也是OK的。那如果我們想切換到其他時區的時間,該如何操作呢?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進行時區的切換。
1、我們先通過utcnow()獲取到當前的UTC時間
utc_now = datetime.utcnow().replace(tzinfo=timezone.utc) # 指定utc時區
print(utc_now)
# 結果
2020-12-26 01:36:33.975427+00:00
2、通過astimezone()將時區指定為我們想轉換的時區,比如東八區(北京時間):
# 通過astimezone切換到東八區
beijing = utc_now.astimezone(timezone(timedelta(hours=8)))
print(beijing)
# 結果
2020-12-26 09:36:33.975427+08:00
用同樣的方法切到東九區,東京時間:
# UTC時區切換到東九區:東京時間
tokyo = utc_now.astimezone(timezone(timedelta(hours=9)))
print(tokyo)
# 結果
2020-12-26 10:36:33.975427+09:00
還可以直接從北京時間切換到東京時間:
# 北京時間(東八區)直接切換到東京時間(東九區)
tokyo_new = beijing.astimezone(timezone(timedelta(hours=9)))
print(tokyo_new)
# 結果
2020-12-26 10:36:33.975427+09:00
下面介紹幾個工作中用到的時間轉化小技巧:
時間戳轉成具體時間,我們需要兩個函數:
import time
now_timestamp = time.time() # 獲取當前時間的時間戳
# 時間戳先轉成時間元組,strftime在轉成指定格式
now_tuple = time.localtime(now_timestamp)
time.strftime("%Y/%m/%d %H:%M:%S", now_tuple)
# 結果
'2020/12/26 11:19:01'
假設我們指定一個具體的時間戳來進行轉換:
import time
timestamp = 1608852741 # 指定時間戳
a = time.localtime(timestamp) # 獲得時間元組形式數據
print("時間元組數據:",a)
time.strftime("%Y/%m/%d %H:%M:%S", a) # 格式化
# 結果
時間元組數據: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0, tm_mon=12, tm_mday=25, tm_hour=7, tm_min=32, tm_sec=21, tm_wday=4, tm_yday=360, tm_isdst=0)
'2020/12/25 07:32:21'
如果我們不想指定具體的格式,只想獲取時間戳對應的時間,直接通過time.ctime即可:
import time
time.ctime(1608852741)
# 結果
'Fri Dec 25 07:32:21 2020'
日期時間轉成時間戳格式,我們需要使用兩個方法:
通過具體的案例來學習一下:
date = "2020-12-26 11:45:34"
# 1、時間字符串轉成時間數組形式
date_array = time.strptime(date, "%Y-%m-%d %H:%M:%S")
# 2、查看時間數組數據
print("時間數組:", date_array)
# 3、mktime時間數組轉成時間戳
time.mktime(date_array)
# 結果
時間數組: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0, tm_mon=12, tm_mday=26, tm_hour=11, tm_min=45, tm_sec=34, tm_wday=5, tm_yday=361, tm_isdst=-1)
1608954334.0
工作需求中有時候給定的時間格式未必是我們能夠直接使用,所以可能需要進行格式的轉換,需要使用兩個方法:
通過案例來進行學習:
import time
old = "2020-12-12 12:28:45"
# 1、轉換成時間數組
time_array = time.strptime(old, "%Y-%m-%d %H:%M:%S")
# 2、轉換成新的時間格式(20201212-20:28:54)
new = time.strftime("%Y%m%d-%H:%M:%S",time_array) # 指定顯示格式
print("原格式時間:",old)
print("新格式時間:",new)
# 結果
原格式時間: 2020-12-12 12:28:45
新格式時間: 20201212-12:28:45
為了能夠獲取到指定格式的當前時間,我們分為3個步驟:
通過一個案例來學習:
# 1、時間戳
old_time = time.time()
# 2、時間元組
time_array = time.localtime(old_time)
# 3、指定格式輸出
new_time = time.strftime("%Y/%m/%d %H:%M:%S", time_array)
print(new_time)
# 結果
2020/12/26 11:56:08
本文通過各種案例詳細介紹了Python中關于時間輸出和轉化的3個模塊:calendar、time、datetime,最后總結了4個工作中常用的時間轉化技巧,希望對大家掌握Python中的時間輸出和轉化有所幫助,不再被時間困擾。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