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色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在當今世界變局之下,中國的制造業在全球市場有著非常大的優勢和機會。
該如何抓住這個優勢,利用計算科學、信息化技術、人工智能讓它再往前邁進一步,成為全球的領導者?
在本周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2021)上,中國計算機學會CCF CTO Club主席、搜狗創始人王小川主持了一場主題為“計算賦能智能制造”的CTO高峰論壇(CCF CTO Summit)。
其中機會最大、最適合創業的四種“硬科技”是哪些?
未來十年中最可能出現的“科技新消費品”是什么?
智能制造的技術前沿最大的挑戰有哪些?
……
來自產業界和學術界的14位參會嘉賓就這些具體問題分享了他們的獨特見解。
而在論壇的最后,還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技術倫理”圓桌論壇,嘉賓們又拋出哪些犀利的觀點?
精彩不容錯過,我們一一道盡。
第一個出場的是創新工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他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題為“硬創科技正當時”的主旨報告。
他指出,在已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今天,哪個國家領跑了各方面的技術,就會在未來的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有非常大的國家的優勢。而這次革命的規模和影響力會大于前三次。
在多種科技交叉,政策催化鼓勵高科技創業,而整個創業環境經過過去二十年的累積的背景下:
如今正變得特別合適創業,尤其是技術人創業。
當然,這其中有四個機會巨大的技術領域,分別是AI自動化、先進計算架構、新能源技術和生命科學技術,它們彼此交叉、彼此賦能、彼此推進。
首先在AI自動化領域,每一年都會有非常多的最頂尖的AI技術出現,這些技術做了人類之前不可想象的科研,而在這些科研轉換成產品的過程中又帶來很多的應用。
比如計算機視覺中的CNN就在2015年后,在零售、工業制造、智能質檢、醫療方面、“看片”和自動駕駛方面都有非常多的應用。
在算法之外,加上硬件,軟硬結合的方式也帶來更多AI自動化的價值。
另一邊,隨著AI的能力越來越強,過去十年最頂級的和最突破的AI算法需要的算力也需要指數般的成長——大概每年要比上一年成長七倍。這一數字在過去十年只有1.1。
但光靠CPU、GPU已經不夠,我們必須一方面繼續去用大的機器來推動AI算法,另一方面盡快加速,各方面快速推進算法和計算架構,才能支撐未來的AI成長。
現在我們看到已經有很多新的硬件軟件方式,比如荷蘭量子計算平臺Quantum Inspire、Google的TPU硬件架構等。
第三個領域,生命科學則在過去五年有非常大的成長,主要的是以分子生物為主的一套算法發生了幾個巨大的變化,比如醫療數據開始大量收集和累計,就需要各種數字化技術和AI技術。
考慮到環境安全,新的生物材料也會被生產出來,不再需要從汽油里面提煉我們需要的材料,而是從一個個分子中把它設計出來,這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最后一個領域,新能源,它的兩種技術——儲能和發電也都在快速的變革。
在儲能方面我們可以看到電化學的技術,看到鈉電池、鋰電池甚至氫推進到新的能力;而在發電方面,分布式的技術、虛擬電網的技術和其他疊層的電池技術都會繼續推進發電的能力。
李開復總結道,從生物化學到工程、人工智能、硬件、芯片……以上這四個領域疊加起來會依靠在各行各業,帶來尤其巨大的機會,未來科學家創業將會越來越重要和值得期待。
今天我們處于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時代,所有機器設備都在走向智能化,許多人都在使用智能終端。
然而每一個智能終端的處理器上都要運行操作系統,而根據不同設備不同產品,操作系統細化出了很多種類,如何實現操作系統的通用?
接下來,2019 年“CCF 計算機企業家獎”獲得者、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管理委員會主任余承東就為大家帶來了《鴻蒙賦能千行百業》的特邀報告。
報告中指出,相比效率低下、只適用于內存較大的智能終端的安卓系統,以及不同的設備都需要不同版本的iOS系統,華為依托Open Harmony開源項目推出的鴻蒙系統可以滿足不同形態的終端設備對于操作系統的要求。
它分布式的架構設計,為不同的設備提供了智能化的互聯互通;統一的操作系統、統一的語言更是帶給我們便捷、流暢、連續和安全可靠的全場景交互。
鴻蒙系統并非簡單地做了另外一個安卓或者另外一個iOS,它是面向下一代來開發的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不僅能夠給終端用,能夠給千行百業的所有設備使用。
小到資源受限設備和穿戴類設備比如手環、手表,大到手機、筆記本電腦、臺式機、智能家電……都可以用鴻蒙撐起來。
余承東介紹,當時華為做操作系統的研發還只是技術性的研究,美國制裁以后,他們才把這個操作系統迅速投入商用。
目前,鴻蒙已經為華為的終端設備提供了廣泛升級,到上個月鴻蒙有1.7億用戶,到現在差不多接近2個億,幾天之后就會超過2億。再加上華為的合作伙伴(包括一些家電廠家),使用鴻蒙操作系統的用戶加起來目前為止已有3億。
而鴻蒙不僅是迄今為止發展速度最快的一款操作系統,它的用戶滿意度也很高,NPS(凈推薦值)達到了83.3%的高分。
基于Open Harmony,華為不僅有鴻蒙操作系統,在鴻蒙之上又構筑了HMS(HarmonyOS mobile service),用來替代谷歌的GMS。HMS提供了強大的能力,包括原子化服務,所有應用支撐的開發工具,包括搜索地圖、廣告、支付、AI等所有的互聯網服務跟業務。
所以Open Harmony加上HarmonyOS以及HMS,能夠支撐千行百業的操作系統,包括政企、能源、礦山、交通運輸、農業、醫療、警務、教育等to B領域,也包括華為全場景:運動健康、智能家居、智慧出行、移動辦公等to C領域。
就在這個月23號,華為還將和重慶小康公司發布一款新車,該車會首次上用鴻蒙智能座艙,提供遙遙領先于同行的智能化體驗。
這幾年,有一個叫做新消費品的概念非常火。
原科大訊飛的執行總裁、聆思科技董事長胡郁博士在今年年初也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叫科技新消費品,接下來,他就圍繞“科技新消費品”這一主題作了一個特邀報告。
首先,什么是科技新消費品?
“科技新消費品”這個“新”指的是要在原來產品創新、應用創新的基礎上,和商業模式結合,再加上一個創新——源頭核心技術系統的創新。
胡郁說,這意味著生產這種產品的公司要以技術為核心,以產品為王,以國際化為目標。這樣的科技新消費品才是將來二十到四十年,中國在市場經濟領域爭奪全球市場的一個必要條件。
這個世界每十年都會誕生一次科技新消費品。
1990年,全球科技新消費品是PC。
2000年左右的科技新消費品是PC互聯網,比如大家熟知的國內的BAT。
2010年則是移動互聯網,就是TMD。還包括SmartPhone,中國在那時候誕生出華為、小米、OPPO、vivo等。
2020年,埃隆·馬斯克提出了智慧新能源車,這在當下已經成為全球的爆點。
那十年、十五年以后呢?
胡郁認為有兩個可能的科技新消費品,一個是下一代智能手機,另一個是機器人。
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技術發展,最終會導致各種機器人進入千家萬戶、各行各業,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有兩條路徑,一條叫家庭娛樂機器人,另一條叫社會服務型機器人,它們包括手術機器人、精密打磨機器人、低成本的冰淇淋機器人、做飯機器人、倒咖啡/奶茶的機器人……
機器人技術又該往什么方向發展?
在由電動機、減速器、伺服電機和關節運動控制器等組成的傳統機器人領域,我們國家還處于追趕狀態。
而隨著過去十年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機器人控制的頂層技術,包括胡郁在2013年提出來的運動智能,就是用增強學習、對抗性網絡、自學習和Data追問的方法進行運動控制的研究,已經成為當前機器人控制的最前沿。
大會最后一個階段,大家以“技術倫理”為話題展開了激烈的圓桌討論。
討論由CCF前秘書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顧問、AIRS執行院長杜子德主持,參與的嘉賓有:
第一個話題:為什么我們要討論技術倫理,技術倫理包括什么內容?
陳道蓄認為,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現在這些技術影響每一個人,只要你參與社會活動;而不同的社會群體,從技術進步中得到的損益是有差距的,有的時候差距很大。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討論技術倫理。
關于技術倫理是什么,王小川表示在討論這個問題時,他著重關注兩個方向,一是技術帶來的人和人的關系,是更加公平還是形成更多問題;二是人和機器之間的權利分工問題,機器可能比別的人更了解我們自己,我們該如何把自己的權利交給機器。
第二個話題:中國不像歐美,很少談及職業倫理或者技術倫理,為什么會這樣?
王超表達了三個觀點:1、能夠討論技術倫理問題時,應該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比如后工業化時代;2、同時整個社會的理性水平比較高;3、歐洲沒有太多自己的互聯網公司(大多由美國提供),所以在面對倫理問題時會比較中立、果決。
王趵翔則認為,歐美之所以技術倫理做的多,一是因為政府和下屬監管部門監管得嚴,比如歐盟就有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這種限制;二是人們對公平性,包括對倫理道德有更好的意識,接受過更多的宣傳教育。
第三個話題:提到罰款,美國的大公司在歐盟都是被罰多少億美元歐元,而國內雖然也會罰,但罰的是幾十萬、幾百萬,似乎性質不太一樣,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差異?
在這點上,白碩指出,罰款的性質不同,體現的是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人們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于權益訴求的側重點就不同。
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為了換得方便和免費服務,在讓路個人隱私;好在我們也在一步步發展、進步,大家對隱私的權利意識在上升,國內立法在跟進。
第四個話題:CCF職業倫理和學術道德委員會打算做成什么樣?什么時候能夠完成,將來對什么人會有一點約束?
陳道蓄解釋道,CCF制定一個倫理規則,作用范圍最多是CCF的會員,誰違背了倫理,最高懲罰無非就是把他趕出CCF,CCF本身并沒有任何執法權,懲罰不能靠倫理也不能基于道德,只能靠法律。
而CCF關注技術倫理是希望在社會上建立大家對這方面的意識。
第五個話題:作為一個技術人、技術公司,我們應該怎樣恪守一定的倫理規范,或者道德規范才對?
王小川:歷史上看,能做得長遠的公司,都恪守向善準則,“守住初心,善字當頭”。
就在此時,王超提出了一個疑問:技術倫理的問題是不是需要區分?畢竟有些是信息技術帶來新的倫理難題,以前沒有,比如游戲沉迷;但是更多的是這些問題以前都有,只不過信息技術使用之后把這個問題放大了,放大這個過程改變了問題的性質。
陳道蓄則不贊成某一項技術導致倫理的惡化這個觀點。他用互聯網每個人都能發表言論但又因此每句話都被監督舉了例子,“不管是言論自由還是民主倒退,這都不是技術帶來的問題”。
接著,他再次強調CCF倫理委員會只局限于技術倫理和職業倫理,除了通過討論激發公眾對倫理的知覺,也主要是促進在現在這個技術條件下,劃定一個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基本概念。
最后,主持人杜子德表示贊同:技術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壞事,主要還是看背后的人怎么用這個技術。而CCF就是要劃這么一條線。此外,技術倫理這個話題大家也應該繼續討論下去,引發更多的社會關注。
關于“技術倫理”的圓桌討論就到這里。
此外,會上也進行了一場由CCF企工委主任、小米集團副總裁崔寶秋領銜的“智能制造的技術前沿與挑戰”圓桌論壇。
大家從各自行業出發,討論了對當前智能制造現狀的理解和看法,并分析了計算賦能制造面臨的挑戰與機會。
參會嘉賓包括CCF會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首席科學家王恩東,美的集團中央研究院院長劉前進,埃森哲高級總監、工業AI應用智能業務負責人劉心廣,小米智能制造系統總架構師高曉濃,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AI lab負責人范建平。
大會回放:
https://cncc.ccf.org.cn/web/html15/dayMeetZhibo.html?dayMeetNewsId=8a9e362c7ac879d4017aeb3da18d0028&globalId=m8271748750546083841617255458379
進一步落實《百城千縣萬名專家生態環境科技幫扶行動計劃》(環科財函〔2021〕55號)有關精神,促進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應用,在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項目管理辦公室的指導下,國家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聯合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組織舉辦“長江大講堂”系列講座。該系列講座旨在面向科研人員和社會公眾系統介紹我國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相關科研工作進展,充分發揮國家長江中心在長江大保護中的專家智力資源優勢,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歡迎大家積極參加。
參與方式
采用線上直播的方式,請參會人員登錄如下網址觀看:
https://www.ceett.org.cn/huanbao/kjbf/zhibo.html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平臺注冊
注冊網址:
www.ceett.org.cn
注冊流程:
點擊首頁右上方“注冊”,填寫注冊信息(接收填寫驗證短信),按照網頁指示完成注冊流程。
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潘高峰)開學季將至。明晚6時至7時,由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聯合主辦,上海教育電視臺精心打造,面向全市學生普及公共安全知識的《公共安全教育開學第一課》第二季正式開播。
圖說:《公 共安全教育開學第一課》第二季正式開播。警方供圖
今年2月,由3位“網紅”警官擔任授課“老師”的《公共安全教育開學第一課》播出后,迅速引發社會關注,反響熱烈,令很多學生家長津津樂道,老師們也紛紛點贊。
圖說:教官們為學生講解各種實用的公共安全知識。警方供圖
為此,主辦方繼續邀請了上海市公安局治安、交警、消防總隊的3位“網紅”教官,講解各種實用的公共安全知識。和第一季的節目不同的是,這一次,3位教官將帶領20多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走進城市軌道公交車站、城市公共道路、城市大型綜合商場等最貼近同學們日常生活的真實場景,通過現場演示、情景實驗、互動體驗等方式,專業、深入地講解公共安全的注意要點和自防自救的基本技能。在地鐵站遇到緊急情況如何應對?道路上怎樣避免車輛視野盲區?如何利用疏散指示圖迅速逃生?這些重點知識,讓現場體驗的同學們收獲滿滿。
圖說:教官為學生講解公共安全的注意要點和自防自救的基本技能。警方供圖
明晚6時至7時,節目將在上海教育電視臺首播。上海電視臺藝術人文、法治天地頻道,東方明珠移動電視,以及看看新聞網、東方網、大申網等媒體平臺,也將同步轉播。節目播出期間,通過微信公眾號“警民直通車上?!眳⑴c互動問答,還可領取精美禮品。
節目收視指南
【1.電視收看】
上海教育電視臺(13頻道)
上海廣播電視臺藝術人文頻道(5頻道)
上海廣播電視臺法治天地頻道(18頻道)
【2.網絡收看】
看看新聞網:http://live.kankanews.com/zhibo/5236.html
東方網:http://imedia.eastday.com/node2/2015imedia/i/20180829/u8i756670.html
騰訊大申網:sh.qq.com
【3.公共交通移動電視收看】
乘坐公共交通的朋友,還可以在各個軌道公交車站、地鐵列車和公交汽車的車廂中,通過東方明珠移動電視直接收看。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