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米手機對于中國的廣大消費者來說,已經非常熟悉,筆者身邊也有很多小米用戶。2014年5月,小米正式推出了一款平板電腦,也就是我們今天評 測的主角,小米平板。小米平板依舊延續了小米產品的一貫風格,也就是超高的性價比。小米平板選用了當下最頂端的NVIDIA Tegra K1處理器,然而最低售價僅僅1499元。
小米平板配備7.9英寸視網膜顯示屏,高達326ppi,分辨率為 2048×1536。硬件方面配置方面,則配備了NVIDIA Tegra K1 四核 2.2GHz ARM Cortex-A15處理器以及NVIDIA CUDA核心的NVIDIA Kepler架構GPU,2GB LPDDR3內存,16/64GB存儲空間,最高支持128GB擴展。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我們評測的小米平板,并非之前各大媒體拿到的測試版產品而是零售版,也就是廣大消費者最終拿到手的版本,所以本篇評測也就更具參考價值。不過測試版與零售版在外觀上并沒有任何差別,相對來說零售版產品更加穩定,系統優化更好,性能也有一定提升。
小米平板整體使用在航空、汽車、競賽自行車框架等領域廣泛使用的鎂合金材質。這樣的材質架構具有輕便、散熱性能極佳的特性。在彈性范圍內,鎂合金受到沖擊時,吸收的能量比鋁合金件多一倍,所以它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小米平板零售版機身正面
機身正面,是一塊7.9英寸視網膜顯示屏。該屏幕采用全貼合設計,屏幕分辨率為2048×1536,PPI為326,屏幕比例4:3,IPS屏幕可視角度為178°。屏幕表面采用康寧第三代大猩猩玻璃,表面更加耐劃。
小米平板零售版屏幕顯示效果
小米平板顯示效果出色,屏幕亮度以及色彩還原度表現還都比較出色。
小米平板零售版前置攝像頭
屏幕正上方是是一顆500W像素前置攝像頭。
小米平板零售版電源指示燈
屏幕左上角是小米的LOGO,LOGO的右邊是隱藏式設計的屏幕亮度感應裝置以及電源指示燈。在電量較低的情況下,指示燈呈現紅色,在充電或者鏈接電腦狀態下,指示燈呈現為綠色。
小米平板零售版虛擬隱藏按鍵
屏幕正下是方,是三個隱藏式設計的觸控按鈕,手指觸控點擊時,才會亮起。這種設計使得小米平板機身正面顯得更加簡潔清爽,檔次感也有所提高。
機身背面采用同蘋果iPhone 5C一樣的高光無痕注塑工藝,有多種顏色可以選擇,本次我們評測的是白色版本。
小米平板零售版機身背面
這種材質的特點在于表面光滑,可搭配不同顏色。不過缺點也顯而易見,就是非常容易留下指紋和汗漬。另外,平板和手機不同,平板較重,在把持過程中,因為其光滑的表面,所以會非常的滑,尤其是在手出汗之后,把持起來會比較困難。
小米平板零售版后置攝像頭
機身背面左上角配備了一顆索尼背照式800萬像素相機,支持1080P高清攝像。
小米平板零售版背面LOGO
背面正下方是一枚小米LOGO,在更下方一點的位置,左右對稱配備了兩個音箱。雙音響的設置使小米平板的音箱效果非常出色,尤其是在觀賞電影的時候,能夠感受到雙揚聲器所帶的震撼。
小米平板機身整體簡潔大方,大面積的留白讓小米平板整體格調顯得很高,沒有雜亂無章的感覺。本次我們所評測的這款產品是白色版本,小米平板的機身背面還提供了多種顏色可供用戶自由選擇,對于一些追求個性的玩家來說,這個設計也讓小米平板更具競爭力。
小米平板機身左側,安置了一個Micro SD卡卡槽,可以插入一張存儲卡擴展小米平板的存儲空間。最高可擴展 128GB 容量,用來存放海量照片、音樂或高清電影。
小米平板零售版機身左側接口
需要卡針才能放入Micro SD卡
將Micro SD卡放在卡托中,推入平板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平板的Micro SD卡卡槽采用了很多手機上常見的隱藏式設計,需要使用卡針推出卡托,才能放進擴展卡。這種設計讓小米平板機身的一體性顯得更高,不過也容易給消費者帶來 誤解,很容易與SIM卡卡槽混淆。當然小米也很貼心的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卡針。
小米平板零售版右側按鈕
機身右側是音量調節按鈕和鎖屏按鈕,同時按住音量鍵下和鎖屏按鈕即可截圖。相對這樣將音量鍵和鎖屏按鈕放在一起的設計來說,筆者更喜歡將鎖屏按鈕放在機身頂部的設計。因為在夜間沒有燈光的情況下,有時候想調節音量,會誤觸的鎖屏按鈕。
小米平板零售版頂部耳機接口
機身頂部靠左邊的位置是一個3.5mm耳機插孔。不過與大多數平板電腦一樣,小米平板也沒有附送耳機。
小米平板零售版底部Micro USB接口
機身底部是一個Micro USB接口。不過與其他Micro USB接口不同,小米平板采用了長方形設計,并非我們常見的梯形設計,用戶在插拔過程中需要小心,以免損傷接口。
平板電腦的便攜性是在評測中不得不提的。先來說一說把持感受,小米平板單手長時間把持的時候,會感覺到一定的負重感。在實際測試中,小米平板的裸機重量為364.2g,旅行重量為427.4g。
小米平板零售版裸機重量
小米平板零售版旅行重量
這個重量在平板電腦中并不算的上輕薄,不過好在小米平板表面材質觸感還不錯,所以把持起來感覺還可以,但是時間一長就會感受到壓力。
小米平板零售版機身厚度
我們使用游標卡尺對小米平板的厚度進行了測量,在實際測量中,小米平板厚度為8.27mm,比官網給出的8.5mm還薄一些。
小尺寸平板電腦中,屏幕大多采用16:9設計,而小米平板這種4:3的設計不算太多。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讓小米平板的機身寬度比16:9的平板電腦稍微寬一些,平時外出攜帶放在隨身的包包里還沒什么問題,但是就不要奢望它能夠放在口袋里了。
小米平板最值得稱贊的地方就是它的硬件配置。硬件方面配置方面,配備了NVIDIA Tegra K1 四核 2.2GHz ARM Cortex-A15處理器以及NVIDIA CUDA核心的NVIDIA Kepler架構GPU,2GB LPDDR3內存。
小米平板零售版配置信息
Tgera K1在性能上,全面超越了之前的Tegra 4。這款處理器采用了英偉達的開普勒架構GPU,配備了192個CUDA核心,在圖形顯示方面的性能非常強大。
小米平板零售版配置信息
處理器架構方面,Tegra K1依舊使用了A15架構。與之前處理器相比,Tegra 4處理器使用的是A15的r2p1版,而K1上的A15已經是r3p3版,是ARM公司2012年底才發布的新架構,NVIDIA宣稱這是首款 Cortex-A15 r3p3版的處理器。核心之外,K1的緩存容量也沒有變化,L1的數據、指令緩存依然是32KB、32KB,L2緩存依然是共享2MB。
Tegra K1
整體來看,Tegra K1的CPU架構跟目前的Tegra 4變化不大,依然是vSMP架構4-Plus-1設計,除了主力的四個Cortex-A15核心之外,低負載下開啟的第五個核心也是Cortex- A15,頻率最高為1GHz左右,平時多在500MHz運行,足以勝任一般負載下的各種CPU應用。
Tegra K1
除了架構級的微調,Tegra K1的A15核心還有新的變化,核心頻率從之前最高1.9GHz提高到了2.3GHz,這主要歸功于它使用的28nm HPM工藝了。此前Tegra 4上使用的是TSMC 28nm HPL工藝,Tegra K1則用上了28nm HPM工藝,雖然兩種工藝都是HP(High Performance)高性能級別的,不過HPL工藝追求的還是低功耗,HPM則是專為高性能移動處理器打造。
與之前的Tegra 4相比,處理器主頻從1.9GHz上升到了2.3GHz,帶來的性能提升大約是21%左右,在加上其他方面的優化,整體性能較Tegra 4提升了40%,而在同樣的性能下,Tegra K1的功耗相比Tegra 4則下降了45%,能耗比提升得非常驚人。
說了這么,那么搭載Tegra K1的小米平板性能究竟如何呢?它又能給我們帶來什么不一樣的體驗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安兔兔室一款Android平臺的整機性能測試軟件,綜合了用戶體驗性能、CPU性能、RAM性能、GPU性能、存儲性能等幾項。這款測試軟件 也是Android玩家最為熟悉的一款測試軟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版本之間的Antutu在評分機制上是不太一樣的,所以不同版本Antutu所測試出 的成績會有不同,不能夠直接進行對比。
安兔兔評分
在該項測試中,小米平板最終總得分為40720分,已經達到4萬分級別,性能十分給力。小米平板工程版機型的安兔兔得分一般在38000分左 右,經過系統的優化和升級,零售版小米平板的性能更強。安兔兔最終給出的評價為,可以運行大型軟件,并且可以同時運行多個程序。圖形性能方面也給出了非常 高的評價,可以運行各種大型游戲。
3Dmark
The New 3Dmark是一款跨平臺的基準測試軟件,支持Windows、Android、iOS以及Windows RT等操作系統。我們本次測試所使用的是Android版本的3Dmark,Android版3Dmark僅支持IceStome一個場景測試,不過也分 為了三個等級。
3DMake評分
3DMark評分
在實際測試中,僅有Ice Storm Unlimited模式能夠跑出最終得分,其他兩個模式小米平板均已超過了評分的最大值。Ice Storm Unlimited最終得分為28382分,這個得分可以說運行現在Android系統上的所有3D游戲,均毫無壓力。
MobileXPRT
MobileXPRT2013是一個基準測試軟件,用來評估Android設備上的性能。 2013 MobileXPRT需要Android4.1或更高版本。 MobileXPRT運行性能場景(照片特效應用,創建照片拼貼畫,創建幻燈片,個人內容進行加密,并檢測臉部組織的照片)和五個用戶體驗的情況(列表滾 動,電網滾動,滾動畫廊,瀏覽器滾動,縮放和捏)。
MobileXPRT評分
在這項測試中,我們能夠非常清晰的看到,在各項測試中小米平板所消耗的時間,以及在屏幕滑動中的流暢度。在滑動流暢度測試中,小米平板均能夠達到60幀或者接近60幀這個非常流暢的級別,極其難得。
GeekBench 3
GeekBench 3是一個兼容多平臺的綜合性測試工具,可以支持蘋果、Windows、Android、Solaris和Linux等系統,是蘋果平臺上最常用的測試程序,主要可以考察CPU和內存系統的運算能力。
GeekBench 3評分
在該項測試中,小米平板單線程得分1032分,多線程得分2879分。這款測試軟件主要測試處理器性能,小米平板的得分,意味著這款產品具有非常出色的處理器性能,超越了現在諸多旗艦平板電腦,非常不錯。
Vellamo
Vellamo是一個基準測試應用,它可以讓你對手機瀏覽器的性能及穩定性進行測試,包括像Java腳本性能、渲染、聯網和用戶界面等。該工具 的結果同樣包括多個子項,但我們只取總成績,分數越高則表明手機對瀏覽器的優化程度越高,網頁瀏覽體驗更好,分數越高代表手機性能越好。
Vellamo
小米平板在這項測試中HTML5測試得分2169分,METAL得分1406分。這個得分比現在很多旗艦級平板電腦都還要高出很多。
GLBenchmark
GLBenchmark是國外一項權威的性能測試軟件,以考察OpenGL ES標準圖形性能為主,包括兩個主要測試場景:其一名為“Egypt”(埃及),測試最新、壓力最大的OpenGL ES 2.0,支持FSAA(全屏抗鋸齒)。同時還有一些獨立測試項目,包括交換緩沖、紋理填充、三角形、幾何測試等等,還涉及到基于紋理的直射光照、碰撞、環 境、輻射貼圖、軟陰影、基于頂點著色的皮膚、細節等級支持、多程延遲渲染、噪音紋理、ETC1紋理壓縮等技術。
GLBenchmark
小米平板在這項測試中得分均非常突出,該機圖形性能表現非常出色,應對當下的大型3D游戲都游刃有余。
小米平板在性能方面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無人能敵的水平,各項測試指標都非常出色,無論是處理器性能還是圖形性能,都是平板電腦中的佼佼者。在配合1499元的最低售價,小米平板的性價比也就更加突出,從這個角度來看,小米平板是非常值得入手的一款產品。
網頁瀏覽測試:
網頁瀏覽
筆者對小米平板進行了網頁瀏覽測試。在測試過程中,無論是放大縮小,還是網頁上下滾動,小米平板表現得都非常流暢,沒有出現任何卡頓現象。小米平板憑借Tegra K1處理器,應對這種簡單的需求可以說根本就是毫無壓力。
在線視頻播放:
在線視頻播放
在線視頻播放測試環節,小米平板也應對自如。在整個播放過程中,畫面流暢,無卡頓,無爆音。并且憑借小米平板雙揚聲器的設置,該機的音效表現也非常突出。
高清視頻播放:
高清視頻播放
本地高清視頻播放相對于在線視頻播放來說,對于處理器性能的要求相對較高,不過在Tegra K1面前,這也成為了小兒科的事情。
部落沖突:
部落沖突
部落沖突是一款在iOS平臺和Android平臺都非常流行的一款策略類網游。雖然這款游戲看戲對性能要求不高,但是當屏幕中建筑以及單位眾多 的時候,對圖形處理能力的要求還是非常高的。小米平板應對這款游戲絲毫不吃力,即使屏幕中布滿了建筑和單位,也沒有出現任何卡頓。
植物大戰僵尸2:
植物大戰僵尸2
植物大戰僵尸也是經典的手游。在推出植物大戰僵尸2之后,不少粉絲都紛紛下載,是一款不錯的游戲。小米平板運行植物大戰僵尸2也非常輕松,在玩兒到游戲后期,植物和僵尸布滿整個屏幕的時候,小米平板也沒有出現掉幀現象,一直保持著非常流暢的運行狀態。
極品飛車:
極品飛車
極品飛車是一款大型的3D競速類游戲,該游戲不僅對平板電腦的處理器有非常高的要求,對圖形性能的要求也很苛刻。小米平板在運行極品飛車時,整體表現良好,畫面表現力強,并且同樣可以輕松的流暢運行,沒有任何卡頓和延時。
評測總結:
小米平板在外觀設計方面,已經脫離了小米“廉價”和“屌絲”的形象,已經走入了高大上的行列。與iPhone 5C同樣的外殼材質及工藝,圓滑的機身設計,設計巧妙的SD卡卡槽,都讓這款平板電腦顯得簡約不簡單。
小米平板零售版
性能方面更是不是多說,最新的NVIDIA Tegra K1處理器,所帶來的強勁性能,讓用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流暢感。在我們前面的各項性能評分以及游戲評測中,小米平板都表現出了非常出色的水平。
在平板電腦中,iPad系列產品一直被評為最好的平板電腦,而在我看來,小米平板絕對是現在Android平板中最好的產品,無論從外觀設計, 還是性能方面來說,都已經在平板電腦中具備了相當高的水平,配合其僅僅1499元的最低售價,小米在這個價位段基本找不到任何敵手。
019新冠病毒讓全球民眾都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遠程辦公對于許多人而言成為了不得已的選擇。根據最近Gatrner網絡研討會的數據,91%的人表示已經安排了遠程辦公,其中54%的用戶反映,不良的技術或IT基礎架構成了他們遠程辦公最大的障礙。
這背后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隨著像AI這樣新技術的發展以及3D建模、光線追蹤技術的普及,相關從業人員數量增多的同時,也對設備的計算性能要求越來越高。但用于遠程辦公的虛擬機,大部分都只有虛擬CPU,沒有虛擬GPU,這就讓更多人開始意識到GPU虛擬化已經成為剛需。
作為主要的GPU提供商,英偉達努力加速GPU虛擬化的普及。
GPU虛擬化的剛需開始顯現
虛擬化并不是一個新技術,指的是將計算機的各種實體資源,予以抽象、轉換后呈現出來并可供分割、組合為一個或多個電腦配置環境。
借用小程序來理解虛擬化的概念,智能手機已經非常普及,但配置千差萬別,對于內存和容量比較低的智能手機,許多應用可能無法使用,微信推出的小程序,將應用程序放到云端,只需要借助網絡連接,通過手機上的小程序界面,就可以使用沒有安裝在手機上的應用程序。
與此類似,一些公司和組織也通過虛擬機將應用程序或者和桌面虛擬化,讓不同地區的員工能夠更方便的進行遠程協作。但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下,超過90%的員工都進行遠程辦公帶來的幾何倍數增長的遠程辦公需求,與當下IT環境之間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成為了專業IT人員和企業CIO們最頭痛的問題。
這時候,如果是使用公有云服務的公司,購買和配置更多的公有云資源能夠盡量緩解這個矛盾,這也是全球不少公云服務提供商都進行擴容的動力。但沒有使用公有云的公司,問題就很棘手,即便此前已經用虛擬機提供虛擬桌面的公司,虛擬機中只有CPU也很難滿足數據科學、AI超算、HTML5視頻或動畫加速、3D建模等需求,還需要在虛擬機中增加GPU。
NVIDIA中國區高級技術市場經理施澄秋在近日的一場活動中就提出建議,用戶在使用虛擬機技術的時候、不僅要有虛擬化的CPU,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虛擬化的NVIDIA的GPU。
“之前的虛擬機之所以沒有虛擬化GPU,與個人電腦用戶接受高性能獨立GPU的過程類似。以前大家對虛擬機的認識可能就是通過虛擬機有個虛擬桌面,可以運行公司的各種應用。那時候虛擬化CPU就可以,但運行起今天許多的前沿應用,就慢如蝸牛,GPU虛擬化的價值就理所應當的體現了。” 施澄秋對雷鋒網表示。
“經過不斷迭代,技術對我們已經不是一個很尖銳或者重要的壁壘。對用戶而言,虛擬化帶來成本的降低。而虛擬化GPU普及的主要障礙還是在于用戶對應用的需求、用戶的使用觀念和習慣。”
不同的GPU虛擬化技術能做什么?
GPU虛擬化的剛需因為遠程辦公已經呈現出激增的趨勢。IDC對全球規模最大的2000家公司的調查顯示,60%的公司表示會去適應虛擬機和物理機工作之間無縫切換的工作模式,65%的公司會在未來給員工提供遠程辦公的選項。
無論是虛擬機硬件的提供商還是軟件的提供商,都需要面向不同的需求和場景提供體驗與物理GPU沒有差別的產品。施澄秋說:“NVIDIA有三種不面向不同群體的虛擬化技術,可以幫助用戶完成他們不同的工作負載,并且可以毫無妥協的把高性能的體驗推送到每一個工作流或者工作負載中,體驗與實體工作站和超算平臺沒有本質的差別。”
Quadro vDWS
NVIDIA的第一種虛擬化技術是數據中心虛擬工作站。“對于那些已經有高性能工作站的用戶而言,通過Quadro vDWS,可以幫用戶把NVIDIA Quadro重要的特性,最高的性能,或者傳統的ISV認證,以及企業級的高可信度、可依賴性的高級功能都實現。” 施澄秋介紹。
Quadro vDWS有一些此前虛擬化技術做不到特性。第一個就是反向虛擬化GPU,以前的虛擬化技術只能把一個GPU虛擬成多個GPU給用戶使用,Quadro vDWS可以把多個物理GPU虛擬成一個更強大的GPU給一個特定用戶使用。也就是既可以分散GPU負載,也可以堆疊GPU。
另一個就是對10比特色彩精度的支持,要支持這個特性以前需要一個專業的Quadro圖形工作站配合顯示設備,虛擬化圖形工作站做不到這一點。
除此之外,最新的Quadro vDWS還能提供端到端的加密程序以及更大的GPU帶寬支持。這些特性面向創意和技術專業人員,需要滿足的應用、模型和需求不同。
“今天NVIDIA的Quadro RTX技術加上虛擬化軟件,可以為專業圖形應用程序提供了工作站級性能,支持用戶遠程辦公。也可以為創意和技術專業人員的工作提供更高的生產力、靈活性和移動性。有助于分散在各地的團隊進行協作,并可以從任何地方通過任意設備實時安全地訪問應用程序和數據。”施澄秋表示。
比如,通過支持兩個8K顯示器,建筑師、工程師和設計師可以直接查看設計細節,無需放大或縮小圖像。
Quadro vDWS可以混合多種模型和工作模式,靈活滿足多樣需求,對用戶有利,但會給IT管理人員提出更高要求。為此,NVIDIA為IT和管理人員提供可管理性、可擴展性、可堆疊性都很好的管理工具。
“IT人員可以根據前臺云端用戶使用軟件和使用模式及使用習慣的需求,實時動態調整。” 施澄秋指出,NVIDIA不同層級的GPU也能適應不同企業的需求和形態,滿足性能、功耗、噪音、體積的需求。
“在易用的管理工具的幫助下,IT管理人員可以幫助企業最大化的使用服務器的資源、最大化的使用IT架構下所有可調配的資源。”
NVIDIA Quadro虛擬技術已經獲得了思科、戴爾、聯想、浪潮等眾多廠商的支持。
RTX Studio
NVIDIA RTX Studio可以讓創意和設計用戶在超過200款RTX產品上利用GPU加速渲染,其中又有45款可以利用RTX技術、最新一代NVIDIA技術里的各式各樣的核心,幫助他們做應用程序的加速,包括AI應用程序和實時光線追蹤。
據悉,近期又有多個應用程序獲得了RTX的加速,包括D5渲染器、UNREAL ENGINE 4.25、Substance、CORELDRAW GRAPHICS SUITE等。
RTX Studio在移動端最大可以支持24G的GPU本地緩存,在臺式機可以支持96G工作站Quadro的顯存支持。后端的IT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專門的管理工具,幫助前端的用戶實現更好的電腦設置,釋放出NVIDIA GPU全系列的性能。
RTX SERVER
Quadro vDWS和NVIDIA RTX Studio之外,英偉達還有NVIDIA RTX SERVER虛擬化技術。這個技術是在多個NVIDIA Quadro RTX GPU的基礎上,堆疊大量GPU,借助GPU共享,單個GPU可以為多個虛擬機提供動力,最大程度地提高利用率和負載能力,滿足從AI和深度學習到數據科學和高性能計算的需求。
借助NVIDIA Virtual Compute Server (vComputeServer),用戶可以獲得運行這些工作負載所需的GPU加速性能。另外,通過支持所有主流管理程序虛擬化平臺,包括VMware,紅帽,Nutanix和思杰,vComputeServer讓管理員簡化管理和遷移,數據中心和GPU集群可使用相同工具,幫助降低總體運營成本。
施澄秋介紹,NVIDIA已經貢獻了非常多的算力,幫助醫學、藥學科學家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分裂、復制和傳播病毒。還有一個例子,用手機或數碼相機拍一個720度的實景照片后,可以利用NVIDIA的GPU運行深度網絡算法,減少或者增加中間的一些沒有用的、或者是需要但又缺損的像素。
“從底層的服務器,到一系列軟件和中間件,還有AI SDK以及上層的虛擬化軟件,表明NVIDIA GPU可以讓任何工作模式和工作需求在當前的遠程工作的情況下,滿足用戶不同的或重或輕的性能要求,更重要的是還能幫忙他們節約渲染、AI、仿真等的投資。” 施澄秋表示。
5G帶來低時延,GPU虛擬化何時普及?
不過,虛擬化技術的普及仍然面臨帶寬和時延的挑戰。“如果每一個指令都要從本地端傳到云端,再傳輸到實體客戶端,這就面臨帶寬和網絡時延的挑戰。所以我們要做的是降低延時和減輕用戶的等待時間。”施澄秋表示。
針對上述問題,NVIDIA提出的全新解決方案,在Quadro RTX以及硬件上做了全新一代的升級,最大可以支持實時8K的RED格式的加密和解密。
而國內正在迅速普及的5G技術,正好可以帶來高帶寬和低時延,讓虛擬機以及虛擬GPU的交互性能更好。但對于隨著5G技術的發展,虛擬機的使用是否會成為日常工作一部分的問題。
施澄秋的觀點是:“這個取決于IT或者企業的戰略如何去部署。國內的公司還是更喜歡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另外還會涉及敏感數據安全性的問題。但我認為,隨著5G的普及,虛擬化技術一定會比以往更為興盛。”
至于GPU虛擬化的難度,施澄秋表示如果企業已經有基于NVIDIA GPU的平臺,只要購買NVIDIA的“通行證”就可以,并不需要做大規模的硬件改動。
這里所說的通行證,可以理解為NVIDIA GPU的驅動,讓其實現虛擬化。現在,NVIDIA已經決定將90天免費的虛擬GPU軟件評估許可證從128個擴展到500個。
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加速GPU虛擬化的普及。雷鋒網雷鋒網
論是與其他廠商還是ROG自家的產品相比,ROG幻14都讓人眼前一亮:全新配色以及ROG獨家首創的光顯矩陣(AniMe Matrix)彰顯不凡,吸引你上手體驗。配置方面,ROG幻14選配AMD銳龍9 4900HS處理器以及NVIDIA GeForce RTX 2060搭載Max-Q設計獨顯,性能強勁。值得一提的是, ROG幻14是首款配備RTX顯卡的14英寸筆記本。
時尚外觀、強大配置,結合輕薄機身以及高色域的2K屏幕,ROG幻14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游戲本或者輕薄本,而是是一款能玩游戲,能移動辦公,能進行影像內容創作的輕薄高效能潮玩筆記本,可以在更多場景下成為關鍵生產力。
本次送測的機型配置如下表所示。
光顯矩陣屏提供百變外觀
ROG幻14機身A面通過CNC銑削工藝在背蓋加入了6536個精確穿孔,內置1215個白色mini LED組成了光顯矩陣(AniMe Matrix)。
作為ROG獨家創新的光顯矩陣屏,其設計靈感來源于8-bit像素風格,內部白色mini LED提供256級亮度控制,因此可以將圖片、GIF動畫、時間通知等信息以像素風呈現在A面,讓筆記本擁有百變外觀。
用戶可以使用電腦預裝的“Armoury Crate(奧創智控中心)”中的AniMe Matrix設置選項自定義動畫效果,或者調整在機身A面顯示的內容。除系統自帶的預設外,用戶還可以插入圖片、GIF動圖等等,并修改顯示方式,打造你專屬的ROG幻14。
當然,你也可以將光顯矩陣屏作為一塊簡易“副屏”使用,如顯示時間、電量、郵件通知等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據華碩介紹,為保證光顯矩陣系統中每縷LED光線均勻散出,ROG工程師設計時經歷了15次的反復迭代測試。因此,A面的光顯矩陣屏從不同角度都能夠清晰看到用戶設定的顯示效果。
除了這些,星空白、星空黑兩種配色,簡約時尚,配合其輕薄便攜設計,無論是居家娛樂還是移動辦公在觀感上都不會讓人感到突兀。
在A面左下角有一枚印有ROG logo的金屬銘牌,提升了質感和品牌感。
就外觀而言,ROG幻14是一款你想要與他人“撞機”都很難的筆記本,可以充分滿足用戶對于個性化、差異化以及時尚潮流的追求。
14英寸2K屏,100%sRGB色域
不同于很多14英寸筆記本采用的全高清屏幕,ROG幻14配備了2K分辨率IPS廣視角屏幕,并且支持100%sRGB色域以及Adaptive Sync同步技術,并通過PANTONE專業色彩認證。
ROG幻14屏幕采用了三面窄邊框設計,擁有高屏占比。在屏幕頂部為雙麥克風,需要指出的是ROG幻14并沒有配備攝像頭。
高分辨率、高色域屏幕可以帶來更出色的顯示效果,配合ROG幻14搭載的RTX 2060顯卡,在游戲中可以獲得更細膩的畫面和順暢的體驗。而對于平面設計、視頻剪輯等內容創作者而言,ROG幻14則可以提供“所見即所得”的顯示效果,提升創作效率和質量,免除后顧之憂。
背光鍵盤+指紋電源鍵
ROG幻14擁有可調節背光鍵盤,按鍵采用曲面鍵帽,跟手且有足夠的鍵程。
ROG幻14電源鍵遠離鍵盤,位于C面右上方,可集成指紋識別,喚醒登錄更快捷。
在C面上方還有四枚獨立熱鍵,依次為音量減、音量加、靜音及Armoury Crate(奧創智控中心)按鍵。
ROG幻14擁有4個杜比全景聲揚聲器(分設高、低音),支持杜比全景聲技術,可以提供更高的音量、動態范圍,改善音頻體驗,提升影音娛樂的沉浸感。
輕薄機身與豐富接口
ROG幻14機身采用鎂鋁合金,重量約1.7kg,薄約19.9mm,C面采用蜂巢壓鑄結構,保證便攜性且具備高強度,無懼磕碰。
雖然是一款輕薄型筆記本,但ROG幻14的接口配置沒有妥協,表現十分出色。在該機左側依次為電源接口、HDMI 2.0b、USB 3.2 Gen2 Type-C(支持DP 1.4和充電)、3.5mm耳機麥克風接口。
在機身右側依次為USB 3.2 Gen2 Type-C、2個USB 3.2 Gen1 Type-A以及電腦鎖孔。
全面的接口配置可以更好的滿足用戶擴展使用需求,如創意設計或影視剪輯用戶不僅可以外接專用的手繪板等工具,還可以擴展雙屏、多屏,提升工作效率。另外,ROG幻14擁有76W大電池可以提供更持久續航時間,同時該機Type-C接口支持充電,用戶可以選擇更小巧的Type-C充電器(65W)完成充電工作,進一步減輕外出攜帶負擔,提升移動場景下的使用體驗。
NVIDIA GeForce RTX 2060+AMD銳龍9 4900HS
ROG幻14的配置也是該機一大亮點,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2060 搭載 Max-Q設計獨顯以及AMD銳龍9 4900HS處理器,擁有16GB雙通道DDR4 3200Hz內存、1TB NVMe SSD存儲。除了精湛的設計工藝外,ROG幻14能夠在輕薄機身中加入更強勁配置的又一項原因是采用了NVIDIA Max-Q技術。
幾年前,為了滿足用戶對于高性能筆記本便攜性的需求,NVIDIA推出了Max-Q技術,為輕薄型筆記本提供更強勁的性能。據介紹,全新的Max-Q技術不僅能夠帶來更高性能,同時改善了功耗,可以進一步提升電池續航。如ROG幻14搭載的NVIDIA GeForce RTX 2060 搭載 Max-Q設計采用的6GB低電壓GDDR6顯存,便具備高性能、低功耗優勢。
運行3DMark基準測試檢驗ROG幻14圖形性能,結果如下。
作為RTX家族一員,RTX 2060支持實時光線追蹤以及DLSS技術兩項黑科技。RTX實時光線追蹤可以帶來更逼真的光影效果,從而提升游戲畫面沉浸感,如《戰地5》、《古墓麗影》等游戲均支持了光線追蹤。前不久支持光線追蹤的Win10 Beta版《我的世界》也已經上線,如果推薦一款游戲全面感受光線追蹤的魅力,那么這款游戲絕對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之一。
《我的世界》中已經有多個支持RTX光線追蹤的免費模板發布,玩家可以在市場中直接下載,在游戲中通過調整設置便可以直接對比開啟及關閉光線追蹤后畫面的差異。下面就帶來一些游戲實際截圖。
在上面這組截圖中可以看到,開啟RTX光線追蹤后,反射、漫反射光效十分逼真,同時不同材質的質感、紋理也充分展現出來。如果關閉RTX,那么這個房間便有些平淡無奇了。
除了各種材質外,支持實時光線追蹤后, 《我的世界》中自然光效果也更為出色。比如在室內,光線穿透玻璃窗,會在地面上顯示出對應的亮光區域,同時從室內看室外也有了曝光度的差異。一旦關閉RTX,室內外的空間感便沒有那么明顯了,房間中也會顯得十分昏暗,雖然是一款3D游戲,但仿佛置身在2D世界中。
不止如此,加入RTX光線追蹤后,《我的世界》中的水不再只是透明的貼圖,而是有了很出色的反射及紋理效果,例如上面這組對比截圖,水面呈現的鏡面反射可以展現周邊的景色,同時反射的光線也讓上方的暗光區有了與現實中“波光粼粼”相近的畫面感。
在支持光線追蹤前,《我的世界》可以用一個個像素塊打造“虛擬的真實世界”,那么在支持光線追蹤后,《我的世界》擁有更逼真的反射、陰影等光線變化效果,為玩家發揮想象力,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可以打造更震撼的游戲名場面。
當然,開啟RTX實時光線追蹤會需要電腦具備足夠的算力(目前支持光線追蹤的《我的世界》需要PC搭載RTX 20系列顯卡),不然游戲或無法順暢運行。在這方面,NVIDIA除了提升平臺性能外,還帶來了由RTX顯卡中獨立的Tensor Cores提供的DLSS(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深度學習超級采樣)技術,以保證游戲順暢的同時提供更高的幀率。
最新的DLSS 2.0性能進一步加強,通過優化深度學習神經網絡,在開啟光線追蹤的同時大幅提升幀數,并且還可幫助延長電池續航能力,最高可20%。在3DMark中有檢測DLSS性能的基準測試,分別為1080P和2K分辨率下運行測試,結果如下。
在1920x1080分辨率,關閉DLSS測試結果為23.44FPS,開啟DLSS后成績為33.28FPS,提升約42%。在2560x1440分辨率下,關閉DLSS測試結果為14.3FPS,開啟后成績為21.17FPS,提升約48%。
值得一提的是,DLSS技術配合RTX實時光線追蹤可以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以《古墓麗影:暗影》為例,游戲中支持“光線追蹤陰影質量”設定,在中畫質下進行對比測試,分別在1080P和2K分辨率下記錄關閉、開啟DLSS以及RTX的成績,結果如下。
可以看到在1920x1080分辨率下,開啟DLSS后對幀數有細微提升,到了2K分辨率下DLSS提升便比較明顯了。2K分辨率下,在不開啟RTX實時光線追蹤的情況下,DLSS技術能夠帶來約9%的幀數提升;開啟RTX實時光線追蹤后,DLSS技術帶來了約15%的幀數提升。
因此憑借RTX顯卡支持的DLSS技術,可以讓玩家在游戲中得到逼真畫面的同時,提升運行流暢度。
看完顯卡再來看看處理器,ROG幻14是首款搭載AMD銳龍9 4900HS處理器的筆記本,該處理器基于7nm制程工藝,擁有最高4.3GHz加速頻率,8核心16線程,TDP 35W。多核心多線程,不僅能夠改善游戲體驗,還可以提升影視內容創作者的視頻渲染等場景下的效率。
通過CPU-Z測試,AMD銳龍9 4900HS單核成績為523.8,多核成績為5482.8。在CINEBENCH R15測試中,單核成績為189cb,多核成績為1870cb。CINEBENCH R20測試中,單核成績為480pts,多核成績為4205pts。
此外,ROG幻14配備了16GB雙通道DDR4 3200內存,其讀取速度可達46177MB/s,寫入速度達45943MB/s,性能十分出色。另外,雖然機身采用了輕薄設計,ROG幻14內部還是有一個可更換的內存插槽,可以將內存擴容至40GB。
存儲方面,ROG幻14雖然沒有機械硬盤位,但1TB SSD幾乎可以滿足游戲玩家以及內容創作者的使用需求。通過測試,其SSD讀寫速度均在1500MB/s以上。
性能及游戲測試
了解ROG幻14硬件配置和理論性能測試后,下面我們進行場景與游戲測試。
7-Zip是一款完全免費而且開源的壓縮軟件,相比其他軟件有更高的壓縮比但同時耗費的資源也相對更多。運行7-Zip的基準測試,ROG幻14的測試結果為70392MIPS。
X264 FHD Benchmark是一款視頻轉換類測試工具,通過轉換自帶的一部影視作品來測試CPU的編解碼能力并得出相應的分數。ROG幻14成績為54.95fps。
X265是近年興起的一種高效率視頻編碼,能在保持與X264編碼同等畫質的情況下,將高清視頻的容量降低40%左右。目前以X265編碼為基礎的高清電影已經開始取代X264編碼原有的地位,成為了網絡高清視頻的主流編碼技術。運行X265 HD Benchmark,ROG幻14成績為33.23fps。
Persistence of Vision Raytracer (POV-Ray)是一款高質量的免費軟件工具,用于創建炫目的三維圖形,可進行CPU單線程及多線程的3D光線追蹤性能評測,測試結果為渲染平均PPS(每秒像素數)。 ROG幻14單線程測試成績為467.98PPS;多線程測試成績為4009.3PPS。
V-Ray Benchmark是一款免費獨立軟件,旨在幫助用戶測試硬件的渲染速度。V-Ray Benchmark包含兩個測試場景,分別測試CPU與GPU性能。需要指出的是,CPU與GPU運行的兩項基準測試采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渲染硬件架構,其中CPU以固定時間內發射的采樣數量(ksamples)為測試結果,GPU則以發射的光線跟蹤路徑數量(mpath)為測試結果。ROG幻14最終得到的成績如下,CPU得分11023ksamples;GPU(核顯+獨顯)得分216mpath,單獨使用RTX 2060進行GPU基準測試得分為156mpath。
PCMark 10 Extended是PCMark 10中一個更長的基準測試,涵蓋更廣泛的測試項目。它為組織提供了超越典型辦公室工作任務,系統性能的完整評估。其常用基本功能測試組合涵蓋人們使用電腦最常見的方式,測試工作負載包括網頁瀏覽,視頻會議和應用程序啟動;生產力測試組合測量系統性能與日常辦公應用程序,測試工作負載包括文檔編寫和電子表格;數位內容創作測試組合反映了操作數位內容和媒體的工作需求,測試工作負載包括照片編輯,視頻編輯和渲染與視覺化;游戲測試組合專注于實時圖形和物理測試,測試工作負載包括針對GPU性能的兩個圖形測試,CPU性能的一個物理測試以及一個GPU和CPU的綜合測試。
ROG幻14運行PCMark 10 Extended總體成績為6422,其中常用基本功能得分8900;生產力6934;數位內容創作6697;游戲11125。
WebXPRT 3能夠比較幾乎所有支持Web的設備性能。它包含六個基于HTML5和JavaScript的用于鏡像日常任務的場景:Photo Enhancement(照片增強)、Organize Album Using AI(使用人工智能整理相冊)、Stock Option Pricing(股票期權定價)、Encrypt Notes and OCR Scan(加密筆記和OCR掃描)、Sales Graphs(銷售圖表)和Online Homework(網上作業)。使用WebXPRT可清楚地了解不同設備處理實際任務時的表現,ROG幻14的測試成績為230分。
除了具備高效生產力外,作為輕薄高效能潮玩筆記本的ROG幻14游戲體驗同樣出色,選擇《刺客信條:奧德賽》、《古墓麗影:暗影》、《絕地求生》、《守望先鋒》、《英雄聯盟》五款游戲進行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出,ROG幻14能夠在中高檔畫質下順暢運行單機大作,配合RTX顯卡提供的實時光線追蹤等特性,獲得逼真游戲畫面的同時避免卡頓。此外,在電競網游方面,ROG幻14的表現很出色,能夠在最高畫質下十分順暢運行,讓硬件不再限制玩家秀操作。
冰川散熱架構
為了發揮輕薄機身內強勁的性能,ROG幻14采用了由外到內完善的散熱解決方案,保證系統穩定。在該機D面可以看到多處分布的格柵通風口,保證進風量。
D面凸起的腳墊為機身與接觸面間保留了散熱空間。與此同時,當打開屏幕后,后端會由于A面的制程而向上抬起,一方面提升了鍵盤使用的舒適度,另一方面則為通風散熱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當然你不用擔心此舉會對機身后端表面造成損壞,因為ROG幻14在此處添加了兩條橡膠帶可以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將D面取下后便可以看到ROG幻14的內部布局,該機擁有雙風扇、五銅管、四出風口組成的冰川散熱架構。
每個風扇對應兩個出風口,并擁有多達209片冰翼鰭片,配合銅管、均熱板可以有效增加散熱面積。
ROG幻14的風扇均有81個更薄、更堅韌的LCP扇葉組成,提升進氣口約17%氣流量。另外,為纖薄機身定制的防塵通道在提升氣流速度的同時,高效疏導清理散熱器灰塵碎屑,大幅優化散熱效果。
在增強模式下進行CPU、GPU雙烤測試,在穩定運行后,CPU功耗維持在35W(TDP)左右,實時溫度為94-95℃;GPU功耗65W,實時溫度約為75℃。
值得一提的是,ROG幻14不僅支持“Fn+F5暴風增壓”快捷操作,可在靜音、性能以及增強三種模式間切換,同時用戶還可以通過Armoury Crate手動釋放更高性能及調節CPU、GPU風扇轉速。
當我們將風扇轉速調整至7000轉以上后,進行CPU滿載測試發現,可以將核心溫度降低到80℃左右。在長時間游戲或者視頻渲染等高性能應用場景下可以保證持久穩定的使用體驗。只不過當風扇轉速調高后,噪音會增大一些。
寫在最后
ROG幻14與玩家熟悉的ROG家族產品不同,出色的游戲性能只是其眾多優勢中的一個,憑借輕薄便攜設計、NVIDIA GeForce RTX 2060顯卡與AMD銳龍9 4900HS處理器組成的強勢組合,其作為移動辦公生產力同樣綽綽有余,應用場景十分廣泛,符合年輕用戶對筆記本多元化的使用趨勢。
當然,作為與其他筆記本電腦最大的區別,ROG獨家首創的光顯矩陣屏(AniMe Matrix)為ROG幻14增色不少。可定制化的A面面板迎合了年輕用戶追求個性、潮流的需求。并且憑借此項設計也讓產品外觀更具差異化和科技感,無論是作為游戲利器還是生產力工具,簡約時尚的星空白、星空黑機身都不會讓人感到突兀,是彰顯產品“輕薄高效能潮玩筆記本”定位的關鍵一環。
總而言之,如果你想要擁有一款全能且與眾不同的筆記本電腦,那么ROG幻14將是你目前最值得考慮的選項之一。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