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我們開發系統的時候,可能會接到這樣的需求:不要讓用戶復制頁面上的文字或者圖片,不要讓用戶調試我們的頁面,更甚至也不要讓用戶進行打印操作等等。
聽起來是不是讓人很頭大,這咋實現啊?這有必要嗎?這能禁住么?
如果你沒做過這些,或者沒接到過這樣的需求,那你也應該看到過某個網站做了一些這樣的措施。
既然要做,我們就得想方案,先來看看禁止復制都有哪些方法。
假設我們有這樣一段代碼:
<div style="padding-left: 56px;">
<textarea rows="5" cols="33"></textarea>
</div>
<pre>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pre>
接下來就通過這個例子來論述我們的方案:
x效果
這是一個css屬性,標識了元素及其子元素的文本不可被選中,因此設定之后,文本將不能夠被選中,因此也就不能復制:
<pre style="user-select: none;">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pre>
我們在這段文本上,加上這個樣式。
效果
可以看到,文字壓根就不能選擇,從鼠標形狀也能看出來。
由于用在進行復制操作的時候,會觸發copy事件,我們可以通過監聽它來做一些處理,使得復制的行為發生改變:
<div>
<div style="padding-left: 56px;">
<textarea rows="5" cols="33"></textarea>
</div>
<pre id="content">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pre>
</div>
<script>
let c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ent')
c.removeEventListener("copy", copyFilter)
c.addEventListener("copy", copyFilter)
function copyFilter(e) {
let cp = e.clipboardData || window.clipboardData
if(!cp) {
return
}
let text = window.getSelection().toString()
if(text) {
e.preventDefault()
cp.setData("text/plain", "你復制了一段魔法")
}
}
</script>
先獲取到我們要禁止復制的元素,然后給它添加一個copy的事件監聽,在添加監聽之前,要先移除一下,這樣是為了避免局部刷新的時候重復添加,然后我們通過copyFilter函數來對這次操作進行處理。
先獲取剪貼板對象,如果當前事件對象里不存在,那就從window里面取,然后我們通過getSelection再拿到選取的內容,因為我們對剪貼板對象進行修改,所以要阻止默認行為,然后把剪貼板的內容重新賦值,可以是示例中那樣的一段文字,也可以設置為空,甚至是任意其他內容,然后我們就可以看到產生的效果了:
效果
雖然能復制文本,但是由于我們攔截了復制操作,更改了它的行為,因此再粘貼的時候就變成了我們更改的樣子,也做到了禁止復制的功能。
這種方式對于使用快捷鍵或者右鍵的方式都是有效的。
這種情況主要是在可編輯區域,比如文本框、文本域、設置為contenteditable的元素等,用戶可以對文字進行剪切操作,雖然上面禁止了復制,但是剪切是另一個操作,不攔截的話還是相當于能復制出來。
copy和cut只是觸發的事件不同而已,但是它們都是執行相同的邏輯處理:
<div>
<div style="padding-left: 56px;">
<textarea rows="5" cols="33"></textarea>
</div>
<pre id="content" contenteditable>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pre>
</div>
<script>
let c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ent')
c.removeEventListener("cut", copyFilter)
c.addEventListener("cut", copyFilter)
function copyFilter(e) {
let cp = e.clipboardData || window.clipboardData
if(!cp) {
return
}
let text = window.getSelection().toString()
if(text) {
e.preventDefault()
cp.setData("text/plain", "你復制了一段魔法")
}
}
</script>
這里我為了方便,給元素添加了contenteditable屬性,讓它變成可編輯的,copyFilter函數沒有變化,我們只是添加了一個剪切事件的監聽,然后它們的處理函數都是copyFilter??聪滦Ч?/p>
效果
可以看到,首先我們對文字進行剪切,沒有出現預期的效果,這時因為我們在代碼里面對剪切進行了攔截,并阻止了它的默認行為,然后我們在粘貼的時候,文字也改變成我們設置的了。
雖然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幾種方法禁止在頁面上復制,但是用戶也可能開啟打印預覽模式,在這種情況下,也是可以進行復制的,我們要想對打印頁面進行一些控制,那么就要用到媒體查詢,先看下打印的樣子:
效果
雖然我們做了限制,但是在打印頁面沒有生效,現在我們針對這個場景更改一下代碼:
@media print {
html {
display: none;
}
}
通過添加上面這個樣式規則,我們能夠使頁面在打印的時候,內容隱藏起來,這樣就無法進行復制了:
效果
能夠看到,點擊打印的時候,預覽頁面一片空白,,這樣就禁止了在打印頁面進行復制的操作。當然了,你其實也可以設置其他的樣式屬性來做些控制,但要記住寫在打印的媒體查詢里面,只有這樣才會在打印頁面生效。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通過設定一個偽元素,讓它全面覆蓋文本內容,這樣鼠標就不能選到實際的文本,改造一下代碼:
.content {
position: relative;
}
.content::before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left: 0px;
top: 0px;
width: 100%;
height: 100%;
}
<pre id="content" class="content">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pre>
現在就不能在元素上面選中文字了,不過用戶也可能還有一些操作,比如在內容區域外面ctrl+a全選,或者在外面拖動鼠標來全選,如果是這種情形,那么我們可以通過監聽鍵盤和鼠標事件來禁止全選等操作。
由于用戶有很多種操作的方式,鍵盤全選、鼠標全選、鍵盤右鍵、鼠標右鍵等等,我們如果窮舉的話,情況太多了,因此我們只監聽鼠標按下和抬起事件,以及鍵盤的按下事件:
document.removeEventListener("mousedown", haveSelect)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mousedown", haveSelect)
document.removeEventListener("mouseup", haveSelect)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mouseup", haveSelect)
document.removeEventListener("keydown", haveSelect)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keydown", haveSelect)
function haveSelect() {
window.getSelection().removeAllRanges()
}
主要就是在removeAllRanges方法上面,能夠在觸發上面事件的時候,將所選區域清空,也就是不管你選沒選,咋選的,反正就是你只要進行了操作,那我就那可能選擇的區域給你清空,這樣你就啥也干不了了。
效果
好,這樣就可以啦,無論怎么選,即使出現了選區,但是只要你再按了鼠標或者鍵盤,那么選區就會直接消失,就能達到不能復制的效果,因為你發現啥都做不了。
這里額外說明一下,對于事件的監聽,一定要用addEventListener來實現,因為它會將多個綁定的事件都添加上去,當觸發的時候就會按照綁定的順序進行執行,如果是用賦值的方式,那么后面的會覆蓋前面的,而且賦值的方式很容易被篡改,可以很輕松的讓你的綁定函數不能執行從而失效,而使用addEventListener就不會被人為覆蓋,只能通過綁定的函數句柄來手動移除,也就是說要移除的時候,必須使用跟綁定時使用同一個函數才行。
通過CSS的方式禁止復制,可以很容易的被用戶解除,只能是設置的稍微復雜一點,增加難度。而通過JS的方式禁止復制,也可以通過禁用頁面JavaScript代碼來解除,因此我們可以將內容通過js來渲染,這樣如果頁面禁用了js,那么內容也不會渲染。
對于禁止調試,主要是指用戶打開控制臺,控制臺也就是開發者工具,我為了方便稱之為控制臺,想要對頁面進行調試時,我們做一些處理,阻止這種行為,最大可能的攔截通過控制臺對系統的調試。
主要的方法有幾種,由于打開控制臺是瀏覽器提供的調試功能,因此我們沒法攔截打開操作,即使通過事件監聽不允許快捷鍵這樣做,但是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打開,因此我們的主要關注點就在于打開控制臺之后,我們能做哪些事情來限制用戶行為。
打開控制臺的快捷鍵主要有F12和ctrl+shift+i,我們先把這倆給禁用了:
document.removeEventListener("keydown", disableDevShortcut)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keydown", disableDevShortcut)
function disableDevShortcut(e) {
console.log(e)
if(e.keyCode === 123) {
e.preventDefault()
}else if(e.keyCode === 73 && e.ctrlKey && e.shiftKey) {
e.preventDefault()
}
}
這樣在使用這兩個快捷鍵的時候,頁面沒有任何反應,控制臺也不會喚起,因為我們阻止了它們的默認行為。
除了通過快捷鍵,還可以使用右鍵的方式,并點擊檢查也會調出控制臺。
效果
這種情景,我們可以通過禁止在頁面上使用右鍵的方式,來阻止打開控制臺:
document.removeEventListener("contextmenu", cancelContextmenu)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contextmenu", cancelContextmenu)
function cancelContextmenu(e) {
e.preventDefault()
}
現在就不能通過右鍵打開控制臺了,但是相應的整個右鍵功能也都不能使用了。
如果用戶最終打開了控制臺,比如通過在瀏覽器的更多功能中來打開的話,那么我就需要采取其他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給代碼設置無限斷點,因為斷點只在控制臺打開的時候才會發生作用,從而不必擔心非調試模式下的程序正常運行。
無限斷點的主要思路就是利用定時器等手段,頻繁的觸發斷點效果,使得不能輕松的調試程序,先看下代碼:
;(() => {
function breakDebugger() {
if(new checkDebugger().check) {
breakDebugger()
}
}
function checkDebugger() {
const now = new Date();
eval('(function () {debugger;false;})()')
const dur = Date.now() - now
if(dur < 5) {
return {check: false}
}else {
return {check: true}
}
}
setInterval(() => {
eval('(function () {debugger;true;})()')
breakDebugger()
}, 500)
})()
我們利用一個立即執行的自執行函數,來使我們的代碼被封裝在一個固定塊內,不與其他部分有任何影響。
這里主要做了兩步:
第一步設置一個重復執行的定時器,其中包括了一個斷點和一個函數調用。
第二步通過函數來遞歸調用斷點,主要使用了實例化對象的方式和時間差的判斷。
這樣做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設置無限斷點的同時,也能夠讓每次的斷點都是被重新生成的,看下效果,一目了然:
效果
發現沒有,我們通過這種方式,只要打開了控制臺,那么就會進入到無限斷點的循環中,使得不能做任何其他事情,而且每個斷點的生成都會開辟一個新的虛擬運行環境,這種情況下,只有關閉控制臺,才能結束斷點。
即使使用右鍵選擇Never parse here,也毫無作用,雖然可以通過Deactive breakpoints按鈕來徹底禁用斷點,就是下面這個按鈕:
按鈕
但是,如果這樣做的話,那么用戶也就同時失去了調試其他代碼的能力。
況且,我們接下來還會介紹其他的控制手段,可以配合著使用。
我們如果能有一種手段,可以知道用戶開啟了控制臺,換句話說只要控制臺被打開,就通知我們或者被我們監測到,那么我們就可以執行一些控制手段,這種效果肯定是很理想的,遺憾的是還沒有這種api暴露給我們去讓我們能夠這樣做。
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利用既有的一些能力來實現這一點,這里我還是使用循環定時器,來不斷的去嗅探用戶是否開啟了控制臺,直接看代碼:
;(() => {
setInterval(function() {
let foo = document.createElement('a')
let a1 = +new Date()
console.table(foo)
let a2 = +new Date()
if(a2 - a1 > 1) {
location.href = 'about:blank'
}
console.clear()
}, 500)
})()
同樣,通過一個自執行函數,我們開啟了一個循環定時器,然后在回調方法里面,我們就去實現上面的目標,也是分為了兩步:
第一步創建一個a元素,然后通過表格的形式將它打印出來,并記錄下消耗的時間。
第二步判斷耗時的長短來控制是否跳轉到空白頁,然后清空控制臺。
這種方式主要是利用了console.table的特性,它會將元素以表格的形式輸出到控制臺,大概就像下面的樣子:
效果
由于太多了,我就沒有全部截下來,如果沒有打開控制臺的話,使用console.table輸出我們創建的a標簽是很快的,有多快呢,就是js執行一條語句的速度,所以打印a1和a2的時間間隔非常短,幾乎為0,因為他們快到差不多是同時執行的,給大家打印看一下:
效果
我們先不打開控制臺,等輸出完畢再打開,很清楚的發現,我們沒打開控制臺的時候,輸出的a就是它標簽,而且時間間隔是0毫秒。
現在我們打開控制臺的時候刷新一下頁面,看看控制臺的輸出:
效果
這次就變成了以table的形式輸出a元素,而且它的耗時明顯增多,不再是0毫秒,而是耗費了10毫秒,雖然打開控制臺的時候多次刷新頁面,每次輸出的毫秒數是不同的,但是跟關閉控制臺的時候輸出的耗時差距非常明顯,因此我們就可以在這個上面做文章。
我在上面的代碼中假定了,只要是大于1毫秒的耗時,那就表示用戶打開了控制臺,然后我們就把頁面給跳轉到空白頁,當然了你也可以做一些任何你想做的操作,比如彈出一個提示,或者把body內容置空等等等等。
回到我們上面的代碼,看一下它實際發生的作用和帶給我們的效果:
效果
哈哈,古德古德,平時瀏覽一切正常,只要剛一打開控制臺,瞬間頁面就被跳轉走了,什么都干不了。這樣我們就通過這種方式,達到了限制打開控制臺的目的,也就是在當前頁沒法調試,一打開就跳轉。
這種辦法由于是繞路實現的,那么你可能會有疑問,它穩定嗎?會不會誤判,我可以對它絕對放心嗎?
理論上來說,通過輸出的執行時間是不太能精確掌握的,但是我們可以再做一些其他的措施來逼近真相:
;(() => {
setInterval(function() {
let foo = document.createElement('a')
let a1 = +new Date()
console.table(foo)
let a2 = +new Date()
if(a2 - a1 > 1) {
let time = 0
for(let i = 0; i < 10; i++) {
let a1 = +new Date()
console.table(foo)
let a2 = +new Date()
time += a2 - a1
}
if(time > 20) {
location.href = 'about:blank'
}
}
console.clear()
}, 500)
})()
我又改造了一下判斷的邏輯,當發現輸出耗時為2毫秒甚至更多的時候,我立馬再進行一次真偽判斷,也就是說,萬一由于其他的影響,導致我第7行的代碼誤判了,那么我再同步執行一個循環,連續輸出10次,把他們的耗時總和計算出來,然后判斷是否大于20毫秒,如果還是耗時過高的話,那么就可以非常肯定的知道用戶是打開了控制臺,這個時候就可以放心的做一些處理了。
其實限制用戶行為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上面列出了一些主要的,多種方法還是要結合著使用。你也可以自由發揮,多使用一些其他的手段,也會增加用戶復制或者調試的難度,比如防止用戶重寫console的方法,或者清除所有定時器等。
甚至也可以將你的內容繪制到canvas上面來防止復制,多加一些js的處理工作,防止禁用js的時候,我們的代碼不生效,只有在js可用的時候再去渲染內容等。也可以在綜合考慮的情況下加上代碼混淆、代碼加密等措施。
話說回來,大家都是同路人,何必相互為難,哈哈哈,不過提這個需求的人也著實會為難我們,既然提了那就盡力去做,能做到什么程度,只能說是盡量做到極致。
希望上面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也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謝謝
這篇文章中,描述并演示了一些有趣的 HTML 屬性,您可能聽說過也可能沒有聽說過,并且可能會發現它們非常有用,可以在您的項目中親自使用。
有次和公司大佬閑余時間進行討論時,說到了一個問題:
今年你很高興學習或更深入地學習哪些語言/技術?
我的:typescript、next.js、react、graphql、solidity、node
他的答案很簡單:HTML。而且我一點也沒有諷刺或嘲弄。當然,我非常清楚在哪些情況下使用哪些標簽,以及如何使我的 HTML 大部分具有語義性和可訪問性。
但是我確信我已經忘記了一大堆較少使用的屬性,并且可能有一大堆我甚至不知道存在的屬性。這篇文章是我學習的結果,我希望你會發現其中的一些對你有用,因為大部分初學者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正在構建 HTML 頁面。
iOS 13.7+,以及Chrome77+新支持了一個HTML屬性enterkeyhint,可以修改軟鍵盤中的enter鍵,也就是回車鍵的文案或者UI。
該HTML屬性的兼容性如下圖所示:
enterkeyhint接受七個可能值之一,這些值將確定用戶在他的“輸入”鍵上看到的內容:
enter | 表示回車,多出現在<textarea>文本域等需要多行輸入的場景中。 |
go | 表示前往,, 意思是把用戶帶到他們輸入的文本的目標處。 |
next | 表示下一項,通常會移動到下一個輸入項那里。 |
previous | ‘previous’表示上一個,通常會移動到上一個輸入項那里。 |
search | ‘search’表示搜索,通常用在搜索行為中。 |
send | ‘send’表示發,通常用在文本信息的發送上。 |
done | ‘done’表示完成,表示沒有更多內容輸入,輸入結束。 |
只是強調一下,這個屬性不接受自定義值;該值需要是上面顯示的七個之一。無法識別的值將默認為輸入鍵的設備默認文本。
這對我來說是全新的,可能是此列表中最有趣的一個。作為一些背景知識,如果您不知道,Firefox 有一個選項可讓您選擇查看頁面時要使用的樣式表。通常,此功能顯示兩個選項:“基本頁面樣式”和“無樣式”,如下圖所示。
這使您可以快速測試禁用樣式時頁面的外觀,還允許您使用任何備用樣式表查看頁面。
備用樣式表功能通過兩個屬性啟用:title屬性和rel=alternate應用于<link>元素,如下面的代碼所示:
<link href="main.css" rel="stylesheet" title="Default">
<link href="contrast.css" rel="alternate stylesheet" title="High Contrast">
<link href="readable.css" rel="alternate stylesheet" title="Readable">
在這種情況下,我的“默認”樣式將自動應用,但僅當我使用 Firefox 的“頁面樣式”選項選擇它們時,備用樣式表才會應用。
<blockquote>標簽定義塊引用。
<blockquote>與</blockquote>之間的所有文本都會從常規文本中分離出來,經常會在左、右兩邊進行縮進(增加外邊距),而且有時會使用斜體。也就是說,塊引用擁有它們自己的空間。
<blockquote></blockquote>這個標簽可以將其包起來的文字,全部往右縮排。而且加一組標簽,往右縮排一單位,加兩組標簽,往右縮排兩單位,依此類推。
現在我們來看看長文本的引用,還有和p標簽的對比,效果如圖:
<ol>經常使用使用該元素的有序列表。一些鮮為人知的功能允許您自定義出現在此類列表中的編號行為:
如您所見,使用純 HTML 的有序列表比您通常習慣的要靈活得多。
該reversed屬性是一個有趣的屬性,因為它實際上并沒有反轉列表本身的內容;它只會反轉每個列表項旁邊的數字。
<ol reversed>
<li>List item...</li>
<li>List item...</li>
<li>List item...</li>
</ol>
結果是這樣的排序
上面,我還提到了其他三個屬性。讓我們將它們合并到列表中,看看如何使用它們:
<ol reversed start="20" type="1">
<li>Typee: A Peep at Polynesian Life (1846)</li>
<li>Omoo: A Narrative of Adventures in the South Seas (1847)</li>
<li>Mardi: and a Voyage Thither (1849)</li>
<li>Redburn: His First Voyage (1849)</li>
<li value="100">White-Jacket; or, The World in a Man-of-War (1850)</li>
<li>Moby-Dick; or, The Whale (1851)</li>
<li>Pierre; or, The Ambiguities (1852)</li>
<li>Isle of the Cross (1853 unpublished, and now lost)</li>
</ol>
請注意,已添加的type和屬性以及單個列表項上的屬性。該屬性接受表示編號類型的五個單字符值(、、、、 )之一,效果如圖:
結果展示
<a href="/example.pdf" download>Download File</a>
如果沒有值,該download屬性會強制下載鏈接頁面?;蛘撸梢蕴峁┮粋€值,瀏覽器將其用作下載資源的建議文件名。
在研究這個標簽時,這對我來說是另一篇全新的文章——而且在規范中似乎相當新。將decoding屬性添加到圖像元素可為瀏覽器提供圖像解碼提示。
<img src="/images/example.png" alt="Example" decoding="async">
此屬性類似于async在腳本上使用該屬性。加載圖像所需的時間不會改變,但其“解碼”的方式(因此其內容在視口中變得可見)由decoding屬性決定。
值為:
您可能已經知道,圖像元素現在可以包含一個loading屬性,該屬性將延遲加載作為一項功能放入瀏覽器,這是我們多年來使用 JavaScript 解決方案所做的事情。但不要忘記該loading屬性也可以用于<iframe>元素:
<iframe src="/page.html" width="300" height="250" loading="lazy">
與圖像一樣,該loading屬性接受eager(默認瀏覽器行為)或 的值lazy,這會延遲 iframe 內容的加載,直到 iframe 即將進入視口。此屬性的唯一缺點是 Firefox 不支持在 iframe 上使用它(盡管 Firefox 確實支持loading圖像)。
我在處理塊引用時已經提到cite過,但是這個屬性也可以用于用<del>and<ins>元素標記的刪除和插入。此外,兩個元素都可以包含一個datetime屬性。
<del
cite="https://bugzilla.mozilla.org/show_bug.cgi?id=1620467"
datetime="2020-07-23"
>Firefox doesn't support CSS's standard <code>appearance</code> property, so you can only use it prefixed.</del>
<ins
cite="https://bugzilla.mozilla.org/show_bug.cgi?id=1620467"
datetime="2020-07-23"
>The <code>appearance</code> property, previously only available prefixed in Firefox, can now be used in all modern browers unprefixed.</ins>
對于每個元素,這兩個屬性代表的內容如下:
通過 <optgroup> 標簽把相關的選項組合在一起:
<select>
<optgroup label="Swedish Cars">
<option value ="volvo">Volvo</option>
<option value ="saab">Saab</option>
</optgroup>
<optgroup label="German Cars">
<option value ="mercedes">Mercedes</option>
<option value ="audi">Audi</option>
</optgroup>
</select>
結果展示
optgroup 元素用于組合選項。當您使用一個長的選項列表時,對相關的選項進行組合會使處理更加容易。
這是我在研究本文時的另一對新屬性,它們在規范中也是相對較新的。
這兩個屬性都可以與元素一起定義rel=preload,as如下<link>所示:
<link rel="preload"
as="image"
imagesrcset="images/example-480.png 480w,
images/example-800.png 800w,
images/example.png 2000w"
imagesizes="(max-width: 600px) 480px,
(max-width: 1000px) 800px,
1000px"
src="images/example.png"
alt="Example Image">
這里的使用rel=preload通知瀏覽器我們希望指定的資源優先加載,因此它們不會被腳本和樣式表之類的東西阻塞。該as屬性指定所請求內容的類型。
您可以使用href屬性以及preload和預加載常規圖像as。但最重要的是,您可以使用imagesrcsetandimagesizes屬性,就像我在上面的代碼中所做的那樣。
這允許您預加載正確的圖像,具體取決于視口的大小或您在imagesizes屬性中指定的其他媒體功能。
如果您使用過本文中提到的任何屬性,或者如果您知道在您的項目中使用過的另一個 HTML 屬性,請隨時在評論中告訴我。
TML標簽規范
盡管目前瀏覽器都兼容HTML,但是,使網頁能夠符合標準,應該盡量使用XHTML規范來編寫代碼,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在XHTML中,標簽名必須小寫。在HTML中,標簽名稱可以大寫,也可以小寫。
(2)在XHTML中,屬性名稱必須小寫。在HTML中,屬性名稱也必須是小寫的。
(3)在XHTML中,標簽必須嚴格嵌套;HTML對標簽的嵌套沒有嚴格的規定。
(4)在XHTML中,標簽必須封閉;在HTML規范中,標簽不閉合也是正確的,即標簽可以不成對出現。例如,“<p>我沒有結束標簽”和“<p>我有開始標簽和結束標簽</p >”,這兩條代碼的顯示效果,在HTML規范中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XHTML中,第一條語句是不允許的(不能正常顯示),必須像第二條語句那樣,嚴格地使標簽閉合。
(5)在XHTML中,即使是空元素的標簽也必須封閉,這里說的空標簽,就是指那些<img>、<br>、<hr>等不對稱的標簽,它們也必須閉合,即寫作<img>、<br>、<hr/>;而在HTML.規范中,這類標簽可以不封閉。例如,在HTML中書寫為<img>或<img/>均是正確的,但在XHTML規范中,必須寫為<img/>才正確。
(6)在XHTML中,屬性值必須用雙引號括起來;在HTML中,屬性可以不必使用雙引號。
(7)在XHTML中,屬性值必須使用完整形式;在HTML中,一些屬性經常使用簡寫方式設定屬性值。例如:
<input disabled>
而在XHTML中,必須完整地寫做:
<input disabled="true">
(8)在XHTML中,應該區分“內容標簽”與“結構標簽”。例如,<p>標簽是一個內容標簽,而<table>標簽是結構標簽,因此,不允許將<table>標簽置于<p>標簽內部。反之,如果將<p>標簽置于<td>…</td>之間,則是完全正確的。
(9)在XHTML中,必須添加文檔類型聲明<!DOCTYPE>。該標簽用于描述HTML的版本和文檔類型聲明,進行了相應的版本和文檔類型聲明之后,才能保證這是一個XHTML網頁,從而讓瀏覽器以相應的規范來解析網頁,使網頁正常顯示。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