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亦或者,是 IE 那扶不起來的阿斗?
畢竟大家對 IE 瀏覽器的吐槽,從來就沒停止過。在機哥的記憶中,最經典的莫過于這組表情包:
因為 IE 又卡又慢,可不是開玩笑的~
So,網上不少人對 IE 的定義是,買新電腦回來,就用它來下載其他瀏覽器。
一款瀏覽器口碑能如此慘烈,也是沒誰了。
辣么,微軟經此一役,服不服輸呢?貌似還真沒有。
今天機哥看到,微軟宣布正式推出全新一代瀏覽器:
基于 的 Edge
可能有機友迷惑了,Edge 不是在 2015 年,伴隨著 Windows 10 一起推出的嗎?今天發布的又是啥玩意?
這次新版的 Edge 是基于,谷歌 開源項目開發的,搭載全新的內核和引擎,能有更好的 Web 兼容性,并為 Web 開發人員減少 Web 的碎片化。
也不是什么新鮮玩意,機哥做個類比, 就像底層安卓,大家都可以基于它搞出各種 UI 。
而基于 開發的瀏覽器,Edge 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目前國內那一大票瀏覽器,基本上都是基于 的。
這么看,仿佛谷歌才是人生贏家啊~
如果還是一臉懵逼也沒關系,咱們把 Edge 當做是一款新的瀏覽器就行,關鍵還是要看它好不好用。(下載地址機哥放在文章最后)
平常咱們測手機,總喜歡看跑個分,其實瀏覽器也是有性能跑分的。
機哥用比較常見的 測試,跑完結果如下:
Edge
Chrome
可以看到,新版的 Edge 比起谷歌 Chrome 瀏覽器,雖然性能跑分低了兩千分,但總體相差不遠。
機哥琢磨一下,畢竟它們都是基于 ,也算是半個兄弟啦,這樣的成績也在意料之中。
至于舊版 Edge,跑分從不超過三萬,因此這次更新,對于微軟瀏覽器來說,應該是跨出巨大一步。
咱們再看看別的,跟 IE 不同的是,Edge 這次也想搞全平臺覆蓋。
機哥眼瞅著,它不僅能在 Windows 7 以上的 PC 電腦使用,而且還有 macOS、iOS、安卓版。
既然你說是全平臺,機哥最關心的就是,不同平臺之間的聯動。
畢竟,像蘋果全家桶的“接力”,一個網頁可以在 iPhone、Mac、iPad 等設備之間,無縫切換。
如果不用蘋果產品,也可以用谷歌的 Chrome 瀏覽器,一樣能夠在電腦和手機之間,把一個網頁推到另一臺設備上。
辣么,微軟做出來的 Edge,號稱能夠在多設備間保持同步,真的如此嗎?
沒想到,機哥出師不利。
機哥上班搭地鐵時,一直在用手機版的 Edge 看文章,回到公司后想把文章推到 MacBook 上繼續看。
但是,Edge 毫無留情的彈出提醒,只適配最新版本的 Windows。
說好的全平臺呢?竟然只支持與 Windows 聯動,這妥妥是夾帶私貨啊~
后來機哥發現,手機想要推給 iPad、iPad 想要推給手機、iPad 想要推給 Mac ……通通都是不行的。
脫離了 Windows,就不要談生態。
再看看隔壁谷歌家的 Chrome,就沒有這種限制,怎么傳都行。
機哥琢磨著,這也不是什么很難實現的事。
而且機哥上面也提到,它們兩個也算是半個兄弟,很多技術上都是相通的。
So,也許只是微軟想保持 Windows 的優勢吧。
畢竟機哥再 Edge 的官網上,看到這么一句話:Edge 是唯一針對 Windows 10 優化的瀏覽器。
至于 Edge 能做到其他瀏覽器做不到的,機哥目前只找到一個:跟微軟自家的 Office 三件套聯動。
只是官網寫著,目前這功能還沒上線……
不管怎么說,微軟推出 Edge,一方面是想一雪前恥,另一方面也是想在瀏覽器的戰場,廝殺出一尺之地。
說到這,用 Windows 10 的機友,安裝 Edge 之后,就會發現舊版的 Edge 直接被替換了。
左:舊版,右:新版
這是因為, Edge 并不是單純作為,一款普通的瀏覽器出現,而是變成 Windows 10 的原生瀏覽器。
機哥看到微軟今天也宣布,今年晚些時候的 Windows 10 版本,將會預裝 Edge。
它的出現,就是奔著取代 IE 瀏覽器、不再當其他瀏覽器的下載器,這個目標去的。
說到底,微軟也許是想重現當年 IE 的輝煌。
對,機哥沒說錯,IE 也曾經輝煌過,而且把當年最強瀏覽器打敗了。
在 1995 年以前,那時候的互聯網,被一款叫做“網景導航者”的瀏覽器統治著。
網景瀏覽器
沒想到,微軟突然在 Windows 95 Plus 里,上線并且捆綁了 IE 瀏覽器。
機哥印象很深刻的是,它們兩家打架時,還有個小插曲。
在 IE 4 發布會當天,網景的員工踢倒 IE 的標志,并且放上自己的小恐龍吉祥物。
上圖小牌寫著的,正是當年的瀏覽器市場份額:
網景:72%
微軟:18%
誰也沒想到才過了幾年,網景的市場份額,在微軟的“免費+捆綁”招數打壓下,就掉到不見。
雖然 Windows 捆綁 IE 瀏覽器的行為,后來被法院判為壟斷,但網景已經無力回天……
第一代 IE 瀏覽器
所以說,現在微軟費那么大的功夫,重做一款 Windows 原生瀏覽器,是不是想像當年打敗網景那樣,打敗谷歌的 Chrome 呢?
在機哥看來,當年的情形,在今天很難重現。
要說原因也很簡單,咱們先看看剛剛公布的,2019 年全球瀏覽器市場份額。
上海有線電視收費擬提高至每月23元
網易科技訊 11月5日消息,上海市政府今天發布公告稱,擬制定有線數字電視收費標準,每戶每月23元,這比此前模式電視每月13元的價格高了10元。11月23日上海市政府將對這一新標準舉行聽證會。
早在2006年,上海市就開始進行有線電視的數字化轉換。上海市共有有線電視居民500萬戶,其中一半位于中心城區。在此前的試點工作中,中心城區的54.8萬戶已經完成了數字化轉換。
2008年,國務院發布《關于鼓勵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要求加快有線電視網絡由模擬向數字化整體轉換,并提出2010年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城市有線電視基本實現數字化,2015年基本停止播出模擬信號電視節目的時限要求。
上海市政府稱,模轉數過程中需要大量網絡升級、維護及服務費用,數字電視運營商目前已面臨虧損。上海數字電視主要運營商東方有線公司2008年的有線電視收入約3.89億元,支出約4.87億元,虧損約0.98億元。為了加快數字電視模轉數進度,政府開始考慮對數字電視實施新收費標準。
對于有線數字電視的價格,上海市政府給出兩套方案。一是按戶收費,每戶每月由原來的13元提高至23元;二是按終端收費,每家第一臺終端每月收費21元,第二臺及以上收費3元。
對以完成數字轉換的用戶執行新收費標準,同時免費收看保留的6套模擬電視節目,而尚未完成轉換的用戶則按照老標準收費。11月23日政府將對這一收費標準舉行聽證會。(牛千)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