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表SCI,閱讀文獻非常重要。今天我們總結了幾個牛人博士SCI如何閱讀文獻。
(一)從phd到現在工作半年,發了12篇paper, 7篇firstauthor
需要讀文獻有不同的讀法,但最重要的自己總結概括這篇文獻到底說了什么,否則就是白讀,讀的時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這是讀文獻的大忌,既浪費時間,又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導致以后不愿意讀文獻。
1、每次讀完文獻(不管是細讀還是粗讀),合上文獻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關鍵信息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從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從discuss里最好確認一下。這樣一來,一篇文章就過關了。關鍵信息其實都不會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發現你需要記得很多,那往往是沒有讀到重點。
2、擴充知識面的讀法,重點讀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問題,以及目前的進展類似的文章,每天讀一兩篇,一個月內就基本上對這個領域的某個方向有個大概的了解。讀好的review也行,但這樣人容易懶惰。
3、關于寫文章的語法,讀文章的時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時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最好有意識的記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誰,哪篇文章,哪個期刊,這樣以后照貓畫虎寫的時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個句子強的多。當然,讀的多,寫的多,你需要記得句型就越少。其實很簡單,有意識的去總結和記億,就不容易忘記。
(二)phd期間發表7篇paper, 4篇firstauthor
先看綜述,先讀綜述
可以更好地認識課題,知道已經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對于國內文獻一般批評的聲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領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獻會比一開始直接看外文文獻理解的快得多。而國外的綜述多為本學科的資深人士撰寫,涉及范圍廣,可以讓人事半功倍。
有針對地選擇文獻
1、關鍵詞、主題詞檢索
關鍵詞、主題詞一定要選好,這樣,才能保證你所要的內容的全面。因為,換個主題詞,可以有新的內容出現。
2、檢索某個學者
查SCI,知道了某個在這個領域有建樹的學者,找他近期發表的文章。
3、參考綜述檢索
如果有與自己課題相關或有切入點的綜述,可以根據相應的參考文獻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論文。
4、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
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
如何閱讀文獻
1、注重摘要:
摘要可以說是一個論文的窗口。多數文章看摘要,少數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過分追求全文是浪費,不可走極端。當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對的。多數文章題目、摘要簡單瀏覽后,直接把幾個Figure及Title與legend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讀全文:
讀第一遍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爭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為讀論文的目的并不是學英語,而是獲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維會非常混亂,往往讀完全文不知所謂。可以在讀的過程中將生字標記,待通讀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
3、歸納總結:
較長的文章,容易遺忘。好在雖然論文的句子都長,但每段的句數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個詞組標一個標題。
4、確立句子的架構,抓住主題:
讀英文原版文獻有竅門的。我們每個單詞都認識讀完了卻不知他在說什么,這是最大的問題。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關系連詞,他們承上啟下引領了全文。中國人喜歡羅列事實,給出一個觀點然后就是大量的事實,這也是中文文獻的特點,我們從小都在讀這樣的文章,很適應。西方人的文獻注重邏輯和推理,從頭到尾是非常嚴格的,就像GRE里面的閱讀是一樣的,進行的是大量重復、新舊觀點的支持和反駁,有嚴格的提綱,尤其是好的雜志體現得越突出。讀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題,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無用信息可以一帶而過,節約你大量的寶貴時間和精力。
5、增加閱讀量:
由于剛剛接觸這一領域,對許多問題還沒有什么概念,讀起來十分吃力,許多內容也讀不懂。后來隨著閱讀量的增加,最后可以融匯貫通。所以,對新手而言,應當重視閱讀文獻的數量,積累多了,自然就由量變發展為質變了。
提高閱讀的效率
1、集中時間看文獻:
看文獻的時間越分散,浪費時間越多。集中時間看更容易聯系起來,形成整體印象。
2、做好記錄和標記:
復印或打印的文獻,直接用筆標記或批注。pdf或html格式的文獻,可以用編輯器標亮或改變文字顏色。這是避免時間浪費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則等于沒看。
3、閱讀順序:
根據閱讀目的選擇合適的順序。一般先看abstract、introduction,然后看discussion,最后看result和method(結合圖表)
文獻的整理
1、下載電子版文獻時(caj,pdf,html),把文章題目粘貼為文件名(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號)。
2、不同主題存入不同文件夾。文件夾的題目要簡短,如:PD,LTP,PKC,NO。
3、看過的文獻歸入子文件夾,最起碼要把有用的和沒用的分開。
4、重要文獻根據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編號,然后按名稱排列圖標,最重要的文獻就排在最前了。而且重要文獻要注意追蹤。運氣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線索;運氣不好,發現別人搶先了。據此修正你的實驗。
英文文章寫作
1、平時閱讀文獻,注意總結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語(注意,文獻作者必須是以英文為母語者,文獻內容要與你的專業有關)。
2、找3-5篇技術路線和統計方法與你的課題接近的文章,精讀。
(三)phd期間發表9篇paper, 5篇firstauthor
1、先找5篇跟自己論文最相關的外文文章,花一個月的時間認認真真的看,反復看,要求全部讀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學和老師交流一下。一個月以后你就已經上路了。
2、如何讀標題:不要忽視一篇論文的標題,看完標題以后想想要是讓你寫你怎么用一句話來表達這個標題,根據標題推測一下作者論文可能是什么內容。有時候一句比較長的標題讓你寫,你可能還不會表達。下次你寫的時候就可以借鑒了。
3、如何讀摘要:快速瀏覽一遍,這里主要介紹這篇文章做了些什么。也許初看起來不好理解,看不懂,這時候不要氣餒,不管它往下看,等你看完這篇文章的時候也許你都明白了。因為摘要寫的很簡潔,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條件,在你第一眼看到摘要而不明白作者意圖的時候看不懂是正常的。
4、如何讀引言:當你了解了你的研究領域的一些情況,看引言應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都是介紹性的東西,寫的應該都差不多,所以看文獻多了以后看這部分的內容就很快了,一掃而過。有些寫得很經典得句子要記下了,下次寫就可以用了。
5、如何讀材料:當文獻看多了以后,這部分內容也很簡單了,無非就是介紹方法。
6、如何看試驗結果:看結果這部分一定要結合結果中的圖和表看,這樣看的快。主要看懂試驗的結果,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例如作者用不同的句子結構描述一些數字的結果)。有時看完以后再想想:就這么一點結果,別人居然可以大篇幅的寫這么多,要是我可能半頁就說完了?
7、如何看分析與討論:這是一篇文章的重點,也是最花時間的。一般把前面部分看完以后不急于看分析討論。我會想要是我做出來這些結果我會怎么來寫這部分分析與討論呢?然后慢慢看作者的分析與討論,仔細體會作者觀點,為我所用。當然有時候別人的觀點比較新,分析比較深刻,偶爾看不懂也是情理之中。當你看的多了,你肯定會看的越來越懂,自己的idea越來越多。
8、如何看結論:這個時候看結論就一目了然了,作后再反過去看看摘要,其實差不多。
9、把下載的論文打印出來,根據與自己課題的相關性分三類,一類要精讀,二類要泛讀,三類要選擇性的讀。分別裝訂在一起。
10、看完的文獻千萬不要丟在一邊不管,3-4個月一定要溫習一遍,可以根據需要,對比自己的試驗結果來看。
11、學會記筆記,重要的結論,經典的句子,精巧的試驗方案一定要記下來,供參考和學習。
12、有些試驗方法相同,結論不同的文獻,可以批判性的閱讀。出現試驗方法相同,結論不同的原因有下:試驗方法描述不詳細,可能方法有差別;試驗條件不一樣;某些作者夸大結果,瞎編數據。
讀的多了,讀起來就快了,而且也會慢慢喜歡上看外文文獻,收獲自然也就多了。
大家在瀏覽網頁的時候,是否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制作出一個網頁呢?制作出一個網頁是很簡單的,只要知道什么是HTML并掌握HTML的基礎知識就可以制作出一個簡單的網頁,今天我就為講解HTML的入門及結構組成。
一、什么是HTML?
1、在我們開始學習HTML之前我們需要知道什么是HTML?
HTML的全稱為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中文名稱為超文本標記語言,閱覽方式為網頁瀏覽器,同時HTML也被稱為網頁。
2、一個簡單的HTML文檔
二、HTML編輯器
我們在可以使用TXT文本文檔或者專業的HTML編輯器來編輯HTML。
1、記事本
① 創建一個TXT文本
② 輸入HTML代碼
③ 點擊文件—另存為—輸入名稱+“html”的后綴名即可得到你的第一個HTML文件。
④ 然后雙擊這個文件運行。
運行結果
2、專業編輯器
① Sublime Text
② HBuilder
③ Adobe Dreamweaver
④ CoffeeCup HTML Editor
這其中我比較推薦HBuilder這款編輯器,界面簡單,編輯起來很快。
三、HTML的組成部分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HTML是由頭部(head)和身體(body)所組成的。
1、頭部(head)
通常包含標題(title),也就是一個網頁的名稱
網頁標題
2、身體(body)
body的部分是整個網頁的重要內容部分,讓人一眼就瀏覽到這個網頁的內容,可以插入文本、圖片、多媒體等內容。
四、HTML元素
l HTML元素是指以開始標簽起始,以結束標簽終止的元素:元素內容即為開始標簽與結束標簽之間的內容。
l <head></head>、<body></body>、<p></p>、<h1></h2>等這些都是HTML元素,在上面的案例中就有六個元素。
l 也有部分元素只有開始標簽,例如<br>,以開始標簽的結束而結束。
五、HTML的屬性
l 一般來說HTML的屬性就是HTML元素的屬性,屬性可以在元素中添加附加信息。
l 屬性總是以名稱/值對的形式出現,比如:name=”value”。
l 屬性一般描述于開始標簽。
l style中會有更多的屬性。
六、HTML格式化
HTML可定義很多供格式化輸出的元素,比如粗體字和斜體字。
HTML文本格式化標簽
標簽 | 描述 |
<b> | 定義粗體文本 |
<em> | 定義著重文字 |
<i> | 定義斜體字 |
<small> | 定義小號字 |
<strong> | 定義加重語氣 |
<sub> | 定義下標字 |
<sup> | 定義上標字 |
<ins> | 定義插入字 |
<del> | 定義刪除字 |
運行結果示意圖
HTML“計算機輸出”標簽
標簽 | 描述 |
<code> | 定義計算機代碼 |
<kdd> | 定義鍵盤碼 |
<samp> | 定義計算機代碼樣本 |
<var> | 定義變量 |
<pre> | 定義預格式文本 |
HTML引文、引用及標簽定義
標簽 | 描述 |
<abbr> | 定義縮寫 |
<address> | 定義地址 |
<bdo> | 定義文字方向 |
<blockquote> | 定義長的引用 |
<q> | 定義短的引用語 |
<cite> | 定義引用、引證 |
<dfn> | 定義一個定義項目 |
七、HTML超鏈接
超鏈接可以是圖片、文字、多媒體也可以是一個網址
示例:
結果:
點擊帶有下劃線的兩個字就可以進入某度的網站
八、HTML CSS
1、CSS是一種層疊樣式表,可以修飾html元素的樣式并可以精確地進行排版
2、CSS有三種方式:
l 內部樣式,在HTML元素中使用“style”屬性
l 內部樣式表,在頭部<head>區域使用<style>元素來包含CSS
l 外部引用,引用帶有后綴css的文件,示例:
html文檔
css文檔
如果你看到了這里,就說明你已經打開了制作網頁的大門啦~
術科研中說的「數據庫」和「文獻數據庫」,往往是一種網站的形式,這個網站貯存了大量文獻數據(比如論文)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一個網絡圖書館。
Sci Hub幾乎已經成為科研人員必備的網站之一,由于一些特殊原因,Sci Hub的網站域名有時會出現故障,也會有下載不了的文獻。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匯總,除了SCI-HUB,脫發的你還必須擁有的十大外文文獻下載數據庫!
1.Highwire Press
網址:
https://www.highwirepress.com/
HighWire Press是提供免費全文的、全球最大的學術文獻出版商之一,于1995年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圖書館創立。
目前已收錄電子期刊882多種,文章總數已達282多萬篇,其中超過103萬篇文章可免費獲得全文,這些數據仍在不斷增加。 收錄的期刊覆蓋以下學科:生命科學、醫學、物理學、社會科學。
該網站提供部分文獻的免費檢索,和所用文獻的超級鏈接,免費文獻在左邊標有free。
2.Wiley Online Library
網址: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
作為全球最大、最全面的經同行評審的科學、技術、醫學和學術研究的在線多學科資源平臺之一,“Wiley Online Library”覆蓋了生命科學、健康科學、自然科學、社會與人文科學等全面的學科領域。它收錄了來自1500余種期刊、10000多本在線圖書以及數百種多卷冊的參考工具書、叢書系列、手冊和辭典、實驗室指南和數據庫的400多萬篇文章,并提供在線閱讀。
3.SpringerLink
網址:
https://link.springer.com/
SpringerLink是全球最大的在線科學、技術和醫學(STM)領域學術資源平臺。Springer 的電子圖書數據庫包括各種的Springer圖書產品,如專著、教科書、手冊、地圖集、參考工具書、叢書等。SpringerLink在2009年已經出版超過30,000余種在線電子圖書,每年將增加3,500種新書,只需輕點鼠標即可獲得。
4.EMBASE(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
網址:
https://www.elsevier.com/solutions/embase-biomedical-research
是由荷蘭Elsevier Science出版公司建立的EM的書目型數據庫,以光盤數據庫、國際聯機數據庫及網絡數據庫的形式為用戶提供。 EMBASE收錄從1974年以來至今EM中報道的文獻信息,收錄70多個國家出版的4550種左右期刊的醫藥文獻,每年約50多萬條文獻記錄,累積約994萬條,80%的文獻帶有文摘。內容涉及藥學、臨床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法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等。
5.Ovid Technologies
網址:
http://ovidsp.ovid.com/
Ovid Technologies是全球著名的數據庫提供商﹐在國外醫學界被廣泛應用。其Databases@Ovid 包括300多種數據庫,并可直接鏈接全文期刊和館藏。Journals@Ovid包括60多個出版商所出版的超過1000種科技及醫學期刊的全文。
6.F1000Prime
網址:
https://f1000.com/prime
F1000Prime是由全球近6000名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以及另外5000名優秀科研人員對世界上最重要的科研論文提供推薦的在線服務。F1000Prime是唯一一個根據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意見來評級和評價,并且由此推薦最好的科研文獻的服務。F1000評價體系涵蓋了40多個具體領域以及超過3700份期刊。每篇獲得F1000推薦的論文都會獲得一個星級分數以及一篇闡述該論文重要性的評論。論文的星級分為“好”、“非常好”和“杰出”(分別對應著一顆星、二顆星和三顆星)。
F1000 Prime對每個領域的論文按綜合得分進行排名。F1000Prime得分是論文質量的度量標準,也是判斷一篇論文科學影響力的重要提示。
7.EBSCO
網址:
http://search.ebscohost.com/
EBSCO公司是專門經營紙本期刊、電子期刊發行和電子文獻數據庫出版發行業務的集團公司。其數據庫是一個大型綜合數據庫,其中的學術研究精粹數據庫。
(Academic Search Elit)包括生物科學、工商經濟、咨詢科技、通訊傳播、工程、教育、藝術、醫藥學等領域的1,700余種全文期刊,該數據庫每天更新。Academic Search Premier 包括3,400余種科技期刊。其中兩個主要全文數據庫是:Academic Search Premier和Business Source Premier。
8.ScienceDirect
網址:
http://www.sciencedirect.com/
Elsevier Science是荷蘭一家全球著名的學術期刊出版商,目前電子期刊總數已超過1 200多種(其中生物醫學期刊499種),其中的大部分期刊都是SCI、EI等國際公認的權威大型檢索數據庫收錄的各個學科的核心學術期刊。
9.Biological Abstracts (BIOSIS)
網址: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ological_Abstracts
《BA》Biological Abstracts 1990- )是世界生物學領域最具有權威的工具書《BA》的電子出版物,其內容涵蓋普通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物物理、臨床和實驗醫學等學科和內容,還報導生物儀器手段和技術方法的最新動態。數據庫每季更新。
它是生命科學重要的文摘型檢索工具。在醫學方面報道的重點為神經系統、分子生物學、藥理學、遺傳、免疫學等方面,尤其在生物實驗研究方面有獨到之處。
10.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Abstracts (IPA)題
網址:
https://www.proquest.com/products-services/ipa-set-c.html
提供全世界的藥學與醫學相關的文獻,包含藥物治療,毒理學和藥學實踐以及與制藥科學和實踐相關的法規、技術、應用,生物制藥學、信息處理、教育、經濟學以及藥學與實踐的倫理。
最新研究的外文文獻一般是比較難下載的,基本都需要付費,學校或者單位有購買了數據庫的可以充分利用,還有部分網站注冊登錄后也可以使用,也有直接開放使用的;總而言之,大家可以多收藏一些網站,方便查找下載哦!
來源于ZSCI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