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嘍大家好,我是作者“未來”,本期分享的內容是Web前端系列課程,本系列總共29個階段,堅持學習3個月蛻變為Web前端高手哦!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跟我一起學習交流哦!
1 傳統布局三等份
CSS3在布局方面做了非常大的改進,使得我們對塊級元素的布局排列變得十分靈活,適應性非常強,其強大的伸縮性,在響應式開中可以發揮極大的作用。
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有:過渡,動畫,轉換,伸縮盒子。
可以說今天學習的內容都是重量級的大佬,學好了,使用css3做出酷炫的效果 So Easy!~~
1.過渡
在css3中,有一個屬性可以設置過渡效果。
它就是transition,所謂的過渡效果,指的就是以動畫的形式慢慢演化樣式屬性變化的過程。
A.案例:通過transition設置焦點過渡效果
<!DOCTYPE html><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Document</title><style>div{width: 200px;height: 200px;margin:200px;background: url(girl.jpg);border-radius:50%;transition:all 1s linear 0.3s;cursor: pointer;}div:hover{box-shadow: 0px 0px 20px blue;}</style></head><body><div></div></body></html>
注意頁面中的代碼:
第一,我們給div添加了一個hover偽類樣式,當我們鼠標懸停在div上方的時候,會給div盒子添加一個藍色的盒子陰影。
第二,我們給div盒子添加了一個transition樣式,設置的值為:all 1s linear 0.3s;
這四個數據分別對應
transition-property(需要過渡的屬性):如果設置為all表示所有樣式屬性都需要過渡。
transition-duration(過渡的時間):以秒作為單位,設置過渡的時間
transition-timing-function(過渡的方式):常用的有linear(勻速),ease(先慢后快),ease-in,ease-out,ease-in-out等
transition-delay(延遲的時間):以秒作為單位進行延遲,延遲之后開始進行過渡效果。
所以,我們通過transition這個復合屬性設置的過渡效果為:
all:需要過渡所有的屬性
1s:過渡的時間為1秒
linear:勻速過渡
0.3s:在延遲0.3秒之后開始過渡動畫。
如果大家理解了上面的描述,那么也就不難理解咱們鼠標放到div上之后,為啥會慢慢出現藍色的光暈了,就是因為咱們添加了過渡,所以,慢慢的就會給盒子添加陰影效果。
2.動畫:
在學習完了過渡之后,發現咱們可以使用transition去以動畫的形式展示樣式的改變以及變化的過程,這可以幫助我們來實現一些過渡的動畫。
但是,有的時候,我們的需求會更加的復雜,要求會更加的多變,那么,transition可能就無法滿足我們的需要了,我們需要有更加炫酷,復雜的效果呈現。
那么,動畫animation就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
<!DOCTYPE html><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Document</title><style>@keyframes moveAndChange{0%{left:0px;top:0px;}25%{left:200px;top:200px;background:green;border-radius: 0;}50%{left:400px;top:200px;background:blue;border-radius: 50%;}75%{left:400px;top:0px;background:#ccc;border-radius: 0;}100%{left:0px;top:0px;background:red;border-radius: 50%;}}div{margin:200px;width: 200px;height: 200px;position: absolute;background:red;border-radius:50%;animation: moveAndChange 5s linear 0.5s infinite normal;}</style></head><body><div></div></body></html>
代碼效果如下:
同樣,讓我們來關注編寫的代碼:
1.在樣式中,首先我們使用@keyframes 來定義了一個復雜的動畫,在css3中,新增了@keyframes可以來幫助我們添加動畫。代碼如下:
/*動畫的名字叫做moveAndChange*/
@keyframes moveAndChange{
/*動畫最初的時候,將left設置為0px,top設置為0px*/
0%{
left:0px;
top:0px;
}
/*當動畫進行到25%的時候,使用動畫將left過渡到200px,top過渡到200px,
背景顏色過渡為綠色,圓角過渡為0(無圓角)*/
25%{
left:200px;
top:200px;
background:green;
border-radius: 0;
}
/*當動畫進行到50%的時候,使用動畫將left過渡到400px,top過渡到200px,
背景顏色過渡為藍色,圓角過渡為50%(正圓)*/
50%{
left:400px;
top:200px;
background:blue;
border-radius: 50%;
}
/*當動畫進行到75%的時候,使用動畫將left過渡到400px,top過渡到0,
背景顏色過渡為灰色,圓角過渡為0(無圓角)*/
75%{
left:400px;
top:0px;
background:#ccc;
border-radius: 0;
}
/*當動畫結束的時候,使用動畫將left過渡到0x,top過渡到0px,
背景顏色過渡為紅色,圓角過渡為50%(正圓)*/
100%{
left:0px;
top:0px;
background:red;
border-radius: 50%;
}
}
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動畫效果,可以發現,它通過百分比的形式將一個完整的動畫拆分成了5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不同的樣式效果,而當我們采用該動畫的元素就會按照設置的順序和樣式效果進行動畫的過渡和展示。
2.上面我們只是通過@keyframes創建了一個動畫,我們還需要通過特定的語法來使用這個動畫。
就是下面這句代碼了:
animation: moveAndChange 5s linear 0.5s infinite normal;
它是一個復合屬性,設置了6個值,分別對應:
animation-name(設置動畫的名稱):用來設置動畫的名字,我們這里寫的是moveAndChange ,也就是說我們就是要使用我們剛剛創建的動畫。
animation-duration(設置整個動畫的時間):以秒作為單位,我們這里寫的是5s,表示整個動畫的時間為5秒
animation-timing-function(設置播放動畫的方式):播放動畫的方式,常用的有linear(勻速),ease(先慢后快),ease-in,ease-out,ease-in-out等,我們使用的是linear勻速播放動畫。
animation-delay(設置動畫的延遲):以秒作為單位,我們寫的是0.5s,表示延遲0.5秒之后開始播放動畫。
animation-iteration-count(設置動畫播放的次數):播放動畫的次數,我們這里寫的是infinite ,表示動畫將會被播放無限次,如果寫數字,那么就會播放數字對應的次數。
animation-direction(設置是否反向播放動畫):我們寫的是normal,表示正常播放動畫,如果寫的是
alternate則表示要反向播放動畫,大家也可以自己試一試這個效果。
最終,我們通過@keyframes創建動畫,通過animation設置動畫,成功完成了這個復雜的動畫效果。
3.轉換
在css3中,我們通過transform屬性可以設置元素的轉換效果,具體的效果如下:
A.平移
<!DOCTYPE html><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Document</title><style>body{background:pink;}div{width: 200px;height: 200px;position: absolute;background: green;left:0px;top:0px;transform: translate(300px,300px);}</style></head><body><div></div></body></html>
代碼效果如下:
如上圖所示,本來div盒子的位置是left:0,top:0;
但是我們通過transform: translate(300px,300px);將盒子進行了偏移,所以,盒子的位置發生了改變。
B.旋轉
<!DOCTYPE html><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Document</title><style>body {background: pink;}div {width: 200px;height: 200px;margin: 200px;position: absolute;background: green;left: 0px;top: 0px;transform: rotate(45deg);}</style></head><body><div></div></body></html>
代碼效果如下:
如上圖所示,本來div盒子應該是四四方方的。
但是,經過我們的代碼transform: rotate(45deg); //deg為單位,表示度數。
進行了45度的旋轉之后,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個菱形的盒子了,旋轉的正方向為順時針,負方向為逆時針。
C.縮放
<!DOCTYPE html><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Document</title><style>body {background: pink;}div {width: 200px;height: 200px;margin: 200px;position: absolute;background: green;left: 0px;top: 0px;transform: scale(0.5,0.25);}</style></head><body><div></div></body></html>
代碼效果如下:
如上圖所示,本來盒子的寬高為200*200,而我們通過transform: scale(0.5,0.25);進行的縮放
scale的第一個參數為0.5,表示橫向縮小為0.5倍
scale的第二個參數為0.25,表示縱向縮小為0.25倍。
scale的參數如果為1,則表示不進行任何縮放,小于1就是做縮小,而大于1表示做放大。
小結:transform轉換中其實還包含了skew(傾斜),matrix(矩陣轉換),相對來說用到的不是特別多,所以在本文中我們便不再做介紹。
4.flex布局
Flex布局,可以簡便、完整、響應式地實現各種頁面布局。
Flex是Flexible Box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彈性盒子”,用來為盒裝模型提供最大的靈活性。任何一個容器都可以指定為Flex布局。
<!DOCTYPE html><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Document</title><style>div{box-sizing: border-box;}.parent {width: 600px;height: 200px;margin: 100px;position: absolute;background: green;left: 0px;top: 0px;display: flex;justify-content: flex-start}.parent div{width: 20%;border:1px solid #ccc;background:pink;}</style></head><body><div><div>1</div><div>2</div><div>3</div><div>4</div></div></body></html>
代碼效果如下:
如圖所示,咱們通過display:flex將.parent元素設置為了flex盒子,那么子元素將會按照justify-content設置的方式進行元素的排列,目前看來,和我們沒有設置flex盒子的效果是一致的。
接下來我們更改一下,將justify-content設置為flex-end,效果如下圖所示:
所以我們就應該發現,flex-start是讓所有的子元素從父元素的左側開始排列
而flex-end是讓所有的子元素從元素的右側開始排列。
我們再來更改一下,將justify-content設置為center,效果如下圖所示:
更厲害了,子元素在父盒子的中央位置排列顯示了。
然后,我們再將justify-content設置為space-around,效果如下圖所示:
它是平均分配的形式為每一個子元素設置了間距,但是看起來有點變扭。
所以我們推薦將justify-content設置為space-between,效果如下圖:
我們還可以通過flex-wrap來設置子元素是否換行顯示,以及flex-direction設置子元素排列的順序。
這兩個屬性可以設置的值如下:
flex-wrap: nowrap;//不換行,會自動收縮
flex-wrap: warp;//換行,會自動收縮
flex-wrap: warp-reverse;//反轉,從默認的從上到下排列反轉為從下到上。
flex-direction:row; //從左至右一行一行進行子元素的排列
flex-direction:column; //從上到下一列一列進行子元素的排列
flex-direction:row-reverse; //從右至左一行一行進行子元素的排列
flex-direction:column-reverse; //從下到上一列一列進行子元素的排列
案例代碼如下:
<!DOCTYPE html><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Document</title><style>div{box-sizing: border-box;}.parent {width: 600px;height: 200px;margin: 100px;position: absolute;background: green;left: 0px;top: 0px;display: flex;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flex-wrap: nowrap;flex-direction: row-reverse;}.parent div{width: 20%;border:1px solid #ccc;background:pink;}</style></head><body><div><div>1</div><div>2</div><div>3</div><div>4</div><div>5</div><div>6</div></div></body></html>
我們設置了flex-wrap: nowrap;(不換行,壓縮所有的子元素在一行中顯示),以及flex-direction: row-reverse;(反向排列)
代碼效果如下:
如果設置為flex-wrap: warp(換行顯示無法在一行顯示的子元素),則效果如下:
如果將flex-direction: column;,則會縱向排列元素,效果如下圖:
除了上面的這些給伸縮盒子父元素設置的樣式之外,我們還可以可以伸縮盒子的子元素設置flex屬性,用來設置平均分配整個父盒子的空間。
代碼如下:
<!DOCTYPE html><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Document</title><style>div{box-sizing: border-box;}.parent {width: 600px;height: 200px;margin: 100px;position: absolute;background: green;left: 0px;top: 0px;display: flex;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parent div{flex:1;width: 20%;border:1px solid #ccc;background:pink;}</style></head><body><div><div>1</div><div>2</div><div>3</div><div>4</div></div></body></html>
效果如下:
如上圖所示,每個盒子平均分配了父盒子的空間,原本寬度為20%,現在被拉伸了。
除此之外,咱們還可以使用flex屬性進行進一步的設置,代碼如下:
<!DOCTYPE html><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Document</title><style>div{box-sizing: border-box;}.parent {width: 600px;height: 200px;margin: 100px;position: absolute;background: green;left: 0px;top: 0px;display: flex;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parent div:nth-of-type(1){flex:1;border:1px solid #ccc;background:red;}.parent div:nth-of-type(2){flex:2;border:1px solid #ccc;background:green;}.parent div:nth-of-type(3){flex:2;border:1px solid #ccc;background:blue;}.parent div:nth-of-type(4){flex:1;border:1px solid #ccc;background:pink;}</style></head><body><div><div>1</div><div>2</div><div>3</div><div>4</div></div></body></html>
效果如下圖:
我們分別給四個子盒子設置了flex:1 , flex:2, flex:2 ,flex:1.
這是什么意思呢?
四個flex加起來一共是6.那么第一個盒子就占據整個父盒子的1/6寬度。
同理,另外三個盒子分別占據2/6,2/6,1/6的寬度,所以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效果。
原文來源于:黑馬程序員社區
學習資源:
想學習css,可以關注:黑馬程序員頭條號,后臺回復:css
在越來越多用到HTML5,用HTML做的頁面很炫,有些功能也很容易實現了。比如HTML5實現視頻音頻播放。
HTML5 將成為 HTML、XHTML 以及 HTML DOM 的新標準。
用于繪畫的 canvas 元素
用于媒介回放的 video 和 audio 元素
對本地離線存儲的更好的支持
新的特殊內容元素,比如 article、footer、header、nav、section
新的表單控件,比如 calendar、date、time、email、url、search
最新版本的 Safari、Chrome、Firefox 以及 Opera 支持某些 HTML5 特性。Internet Explorer 9 將支持某些 HTML5 特性。
當前,video 元素支持三種視頻格式:
格式 | IE | Firefox | Opera | Chrome | Safari |
---|---|---|---|---|---|
Ogg | No | 3.5+ | 10.5+ | 5.0+ | No |
MPEG 4 | 9.0+ | No | No | 5.0+ | 3.0+ |
WebM | No | 4.0+ | 10.6+ | 6.0+ | No |
Ogg=帶有 Theora 視頻編碼和 Vorbis 音頻編碼的 Ogg 文件
MPEG4=帶有 H.264 視頻編碼和 AAC 音頻編碼的 MPEG 4 文件
WebM=帶有 VP8 視頻編碼和 Vorbis 音頻編碼的 WebM 文件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視頻播放</title>
</head>
<body>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button onclick="playPause()">播放/暫停</button>
<button onclick="makeBig()">大</button>
<button onclick="makeNormal()">中</button>
<button onclick="makeSmall()">小</button>
<br />
<video id="video1" width="420" style="margin-top:15px;">
<source src="/項目名字/upload/Video_1509549323159.mp4" type="video/mp4" />
</video>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myVideo=document.getElementById("video1");
//播放暫停
function playPause()
{
if (myVideo.paused)
myVideo.play();
else
myVideo.pause();
}
//視頻放大
function makeBig()
{
myVideo.width=560;
}
//視頻中等
function makeSmall()
{
myVideo.width=320;
}
//視頻縮小
function makeNormal()
{
myVideo.width=420;
}
</script>
</body>
</html>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